教育孩子时,有时知道自己的言语有些伤人了,会及时补救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为自己开脱一下。如果孩子仍一脸倔强,会暗自嘀咕现在的孩子好歹不识,只得再加几句名言俗语,多来几个假设,反正非得让他领您的一片爱心。
殊不知,这样逆耳忠言其教育效果有时却是极差的。
那回,与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拉家常,不觉聊到了上次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当时我有些高兴地说:“有时,孩子们的能力真是让我吃惊,瞧那节课上,孩子们的发言多精彩。”最后不忘再搬出学校的一位教科研权威老师在评课时的总结。或许是自己已被那些评课老师的甜言所浸染,正自鸣得意时,其中一朋友笑着说:“瞧瞧,你现在咋这么天真呢?那些评课老师的话你真能全信吗?要不要我们说些真话,让你真得到提高?”像被从头浇了一盆凉水,心中不觉一颤,对方已经开说:“你那节课,有不少优点,但缺点也很多,比如,由于你课前给学生预习太具体了,所以整节课感觉学生的回答都像在背答案一样,缺乏思考;还有,一节课你与学生的互动基本没有……”相信那时,我的脸色难看极了,我真的体会到什么是如坐针毡。这位朋友的忠言终于在另一位同事突然的咳嗽声中戛然而止。当我们四目相对时,就只剩下尴尬了。其实我知道,刚才的话句句均是良言,我在心底不停说服自己,别这样,得好好感谢才是,可自己的表现的确是让自己失望。那一整天,我都有些闷闷不乐,我知道就是因为这些。
如今,当我已平静下来,再来想想此事,也不能全怨自己。其实,每个人都爱听美言,有时即使知道对方说的是假话,但心里仍是乐滋滋的。纵观身边那些成功人士,哪位说出的话,让人听了心里不是暖洋洋的。
都说“哄死人不偿命”,还真是,像我的一位同事,他每年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他手下的那些孩子见了他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偶像,那个崇拜呀,让我们都觉奇怪。他哪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那些孩子糊弄得始终围着他团团转。今年得一机会,与他搭班,终于领略到了他的魅力,其实就是他的表扬艺术。即使是批评,也能让孩子听得乐滋滋的,笑着忙着去改正错误。
瞧着那些孩子的幸福,我们都会争着效法这位老师,我还真是收获了不少成功,快乐了自己,亦快乐了孩子,你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记住,即使是忠言莫要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