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雷夫老师学习
  □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初中 全竹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浏览朱永新教授的博客,认识了雷夫老师。朱永新在“两会”忙碌的空隙赶到北京大学看望雷夫老师。雷夫老师是美国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的教师。据说这所学校是美国学生最多、教师最少、装备最差的学校,90%的学生家庭贫困,多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移民子女。在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里,学生打架斗殴也是家常便饭。但是,这样的一位雷夫,却能用一年的时间让孩子热爱学校、热爱教室,把顽劣的学生塑造成小绅士、小淑女。那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在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雷夫以他20多年所在的第56号教室,以教室里许多奇迹般的故事,写出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雷夫也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M.B.E)……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获得国家艺术奖章的小学教师,被誉为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有“天才与圣徒”、“当代的梭罗”之美誉。3月5日,雷夫老师来华访问,3月6日,应邀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讲课。雷夫老师无论是演讲,还是与中国教师的交流,或者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所折射出的一个普通教师的为师之道(雷夫语:“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第56号教室,在雷夫的课堂上,很难在讲台上找到他,因为他常常在学生中间或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课堂是真正属于学生的。他讲的话语很少,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究、质疑。因此,老师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上课克服“满堂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促进者、陪伴者、引导者。

  信任是教育的起点。在雷夫老师看来,信任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如果说第56号教室有何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师生之间建立的深厚的信任感。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是第一个愿意聆听孩子说话的人,是孩子的好朋友,是孩子第一个愿意倾述的对象。这充分说明老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很好的信任关系。老师要敞开胸怀、非常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换位是教育的基础。《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的一个故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名优秀教师继承了一颗无价的签名球,上面有“传奇”1967年红袜队全体队员的签名。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警告儿子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他觉得真正的理由对儿子没有意义,没有花时间解释原委,而是说:“上面有字。”过了几天,儿子又提出一起玩球时,父亲再次提醒,儿子自豪地说:我已经解决了,把字涂掉了。这是一个惨重的代价。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能用恐惧让教育走捷径,否则带来的后果是无法弥补的。雷夫老师一直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悉心呵护孩子的梦想,视孩子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切实做到与孩子同呼吸共命运。因此,老师要善于转换角色,与学生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安全是教育的保障。雷夫的第56号教室,“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害怕”。学生如果有“害怕”,如果他们害怕学校、害怕老师、害怕父母、害怕被惩罚……说明学生没有安全感。雷夫20多年来,努力地把第56号教室打造成学生们“心灵的港湾”,这个像家一样温馨的第56号教室,让学生们流连忘返;20多年来,第56号教室更是以其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召唤回长大的学生、工作了的学生。第56号教室,即使在节假日,孩子们也来到学校跟随雷夫老师一起阅读、做算术、表演莎士比亚戏剧,一起去旅行。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让学生不惧怕,一定要给学生安全感。

  榜样是教育的准则。雷夫始终恪守一个准则——我是孩子的榜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雷夫都很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他总是提醒自己: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因此,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到。优良的传统、良好的习惯、文明的礼节、友善的待人、勤实的作风……老师首先做到,以身践行,必定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阅读是教育的伴侣。近期《中国教育报》上介绍雷夫推荐给学生的读物有25种,推荐给学生观看的影片有10部。雷夫老师认为: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人,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父母绝对有必要带孩子去图书馆;现在学生的错误观念之一是只有在语文课上才阅读,这个想法很荒谬……雷夫首先是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他是数学老师,但他却读通了莎士比亚,还读音乐,读体育。他每天和学生们排练“莎士比亚音乐剧”。他把莎士比亚、把音乐、把体育、把运动、把阅读带进课堂,与数学教学、与学生教育结合起来。因此,我们老师也应该善于阅读、乐于阅读,并且让学生学会阅读、爱好阅读,与学生一道享受阅读,享受乐趣、享受成功。

  坚持是教育的成功。雷夫老师对于那些体现教育理念的事,无论大事,也无论是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放弃,不丢弃,持之以恒,终获成功。雷夫老师很喜欢马丁·路德·金在他那激动人心的演讲中反复引用的一首无名诗: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因此,做老师的,应有一颗平常心,坚持、坚守、坚定,有耐心,有恒心,有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学生,“下定决心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中(雷夫语)”。

  “读”雷夫,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们老师内心深处的灵魂会被触动。雷夫老师带给我们的除了信任、安全、榜样、坚持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但笔者深深地感到雷夫作为老师的关注点,从始至终都落在学生身上,从不曾偏离。我们的老师,应像雷夫老师那样,时时、处处心想学生、心系学生、心伴学生,与学生共欢乐、共成长、共幸福。愿我们的老师都来做智慧老师、幸福老师、魅力老师,都成为雷夫式的老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特别报道
向雷夫老师学习
忠言莫逆耳
曾经乡下“有”孩子
猛洞河漂流
异想记
大头
高邮报教育园地03向雷夫老师学习 2012-08-09 2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