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脏乱差,今朝美如画
“从北海到这里,不过五分钟车程,吃完饭刚好陪妻子女儿散散步。”市民张小满告诉记者,前不久其常州战友来邮,置身北澄子河风光带,“累了可以坐在凉亭内休息,与人闲话家常,让忙碌的身心彻底放松,高邮夜景好美!”作为高邮人,战友的话让张小满十分自豪。
“几年前,我们做梦都没想到政府会有这么大的动作。”张小满说,他和妻子2006年选择在“盛丰·福邸”安家,很多朋友都不赞成他在这里买房。因为改造前的北澄子河水很脏,路不通,四周配套设施更谈不上,出入只有一条屏淮路。“现在可成了风水宝地啦!”张小满的欣喜写在脸上。
北澄子河畔昔日的脏、乱、差,让周边居民印象深刻。“北澄子河南岸改造后,我们非常羡慕,不知道何时才能改造北岸。”家住附近的金先生记得,那时的道路全是沙石,车子驶过,灰尘四起。盛夏时节,苍蝇蚊子特别多,露天垃圾臭气难闻。“没想到改造后能带来如此巨变,我们的生活环境立马得到提升,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看着眼前的美景,老金心满意足地跟记者聊了起来。
走访中,记者发现,北澄子河风光带一经改造立即被周边居民视若珍宝。家住附近的吴女士说:“以前天一黑就没地方可去,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现在不同了,到处亮堂堂的,人气也旺,快赶上市中心的热闹了。”家住老城区的老胡夫妇都被吸引过来。“尽管骑车要十五分钟,依然值得!这样的美景让人陶醉啊!”老胡连连赞叹。
举目远望,霓虹灯下的北澄子河,安详而静谧,把白天的浮躁驱散得无影无踪。
实施民心工程,政府不遗余力
北澄子河风光带建设工程是继大小淖河广场、文游广场、净土寺塔广场后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又一项民心工程。由于北澄子河北岸环境与近年来改造的北澄子河南岸风光带及文游市民广场的品质相距甚远,不能与南岸风光带等形成有机整体,大大影响了市民的休闲出游。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的建设步伐”的要求,怀揣着众多老百姓的期盼,今年2月初,城建等相关部门正式实施北澄子河风光带建设工程,4月中旬即建设完工。据市城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前涉及到征地、拆迁、河内船只迁移等方方面面事宜,近20个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得到了周边居民的大力支持,施工进展顺利。项目总投资1.13亿元,是近年来我市投资额最大的一处市民广场。”
几个月前,记者曾拍下很多改造前的北澄子河北岸照片,如今一作比较,昔日的脏、乱、差早已不复存在,统一规划的绿化带取代了原先的自留田,各类建筑、生活垃圾消失得无影无踪,河道两旁安置的石护栏让市民可以近距离亲水,特色鲜明的滨河风光带大大提升了周边居民区的品位。
让风光带永远“风光”无限
“宝宝,前面有垃圾桶!”年轻的妈妈指着前面的垃圾桶,教育身边的女儿不要乱扔垃圾。只见小女孩蹲下身子,捡起湿巾,一路小跑扔进了凉亭旁的垃圾桶内。
这是记者在北澄子河风光带亲眼所见。和这位姓杨的母亲攀谈时,她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在外地工作,“五一”期间回家探亲,没想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觉很像大城市的滨河景观。”杨女士觉得,政府能出资为市民创造这样好的环境,每个市民都应该好好珍惜。
记者沿着文游台附近一直散步至“盛丰·福邸”,发现不少暴露性垃圾静静地躺在草坪内、人行道上,十分刺眼。而采访中,不少市民对此表示十分惋惜,希望有关部门能正常管理起来。
为此,日前记者专门走访市城建局城建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项目竣工验收,他们立即进行日常保洁和管理。目前,他们已经开始对北澄子河进行不定期保洁。在此,记者呼吁市民朋友,珍惜来之不易的优美环境,让北澄子河风光带永远“风光”无限。 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