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折术后康复活动的好处:
1、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
2、促进骨折愈合。
3、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
4、减少并发症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等多种并发症。
(二)具体康复活动:
1、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此段时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作舒张收缩活动,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使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2、骨折中期:2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此时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可在医生指导和他人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强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3、骨折后期:骨折术后6-8周骨折临近愈合后,功能锻炼主要方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此时如仍残留关节僵硬等功能障碍,功能锻炼更应积极。配合理疗,中药熏洗,将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三)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告知和指导下进行。
2、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术后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易使骨固定松动及断裂,同时也要避免有些病人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仍不敢进行锻炼。
3、功能锻炼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与恢复患肢功能,所以对骨折有利的活动应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止,严格遵从医嘱由被动到主动,由轻到重,幅度逐渐加大,由不负重到逐渐负重,鼓励锻炼但严禁麻木锻炼,同时结合定期复查X线,视骨折愈合情况,逐渐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严防恢复过程中再次受伤及骨折内固定处疲劳导致内固定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