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来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老人中,绝大多数胸腰椎疼痛是因骨质疏松引起脊柱压缩性骨折导致的。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并且不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而传统的手术方法则常因有较大创伤、患者年龄较大而无法手术。因过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导致患者腰背部疼痛不能缓解,甚至难以直立行走,需长期卧床休息,严重影响着生活、生存质量,并有可能引发肺炎、褥疮、血管栓塞等并发症,老年患者死亡率较高。
面对这一难题,我院从2009年开展一种新颖的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过几年临床应用,特别是去年我院安装了国际先进的大型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设备后,使我们这项技术日趋成熟、完善,解决了很多老年患者的胸腰椎疼痛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呢?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是在传统的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开放手术用于增强椎弓根螺钉和充填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该手术是将骨组织或骨水泥注入椎体,从力学上增强其结构强度。对于某些病例,由于开放手术的风险太大,而使医患双方止步。1988年法国医生首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美国认可准入,2000年以后传入我国。在扬州地区县级医院中,我院是第一家开展这个项目的医院。可以说,经皮椎体成形术既继承了椎体成形术的优点而无与开放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大型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监视下,病人俯卧于手术台上,局部麻醉下打入一枚导针经患者椎体的椎弓根注入一定量的骨水泥到椎体内,从而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治疗目的。
适应症:
1、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腰背疼痛是主要的症状,对活动较少或年龄较大的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 椎体肿瘤。经皮椎体成形术最早是用于治疗椎体肿瘤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用于肿瘤的主要有:椎体血管瘤、骨髓瘤、椎体转移性恶性肿瘤及原发恶性肿瘤。椎体的良胜肿瘤只要是椎体骨折塌陷引起疼痛的均是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的指征,如脊柱血管瘤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良性病变,个别血管瘤侵袭椎体较严重,致椎体微骨折或明显塌陷,引起疼痛或压迫神经或脊髓,经皮椎体成形术可增加椎体强度、止痛、栓塞瘤体。对于椎体恶性肿瘤,只要是溶骨性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除可获得稳定外,还可同时做肿瘤活检,通过骨水泥的热作用和毒性作用,还有较好的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不过,不是每一位胸腰椎疼痛的患者都可以适用这种技术,我们应该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更好地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