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士超 记者 东方)“老郭,借条过了期限还有法律效力吗?”“老翟,无人机打药飘到我家藕田里了,这可咋整?” 如今在临泽镇,无论是身处偏远的乡村角落,还是热闹的社区街巷,居民一旦遇上法律难题,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又高效的法律服务。
这都要归功于临泽司法所创新打造的“银法工作站”。近年来,市司法局临泽司法所紧紧围绕打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目标,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针对乡镇实际情况,他们充分挖掘辖区内“银发”法律人才资源,如退休民警、资深法律工作者等,按照片区划分,在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下设立“银法工作站”,构建起以镇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3个片区“银法工作站”为有力支撑、各村(社区)网格为敏锐触角的“1+3+N”社会治理服务网络。从借条时效、邻里纠纷到各类法律疑问,工作站已然成为居民信赖的“法律顾问站”。临泽镇营南社区居民沈玉章感慨道:“以前有法律问题,得跑到镇里到处找人,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工作站真是‘及时雨’!”
据悉,“银法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快餐式”服务,全力让群众的法律需求得到快速响应和切实解决。自2022年10月各片区“银法工作站”设立以来,累计接待群众来访11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传10余场次;成功化解较大矛盾纠纷5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