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例谈
~~~
~~~——读《我的妈妈是精灵》有感
~~~
~~~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生成

  □  市汪曾祺幼儿园 祖艳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课程游戏化”已成为当前幼教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课程游戏化,即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更加生动有趣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游戏式教学过程。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习方式,还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在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一、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1.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喜爱的活动方式,通过各种游戏,如户外体育游戏、体能训练游戏等,幼儿能够锻炼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例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幼儿需要奔跑、躲闪,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反应速度和身体敏捷性。

  2.推动幼儿智力发展

  课程游戏化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智力培养契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思考、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深化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积累知识,增长见闻。同时,游戏还能有效训练幼儿的专注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拼图游戏中,幼儿需要观察图案、分析形状,尝试将不同的拼图块组合在一起,从而锻炼了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助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游戏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能为幼儿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消极情绪,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步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当幼儿在搭建积木的游戏中成功搭建出一个作品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心理健康。

  4.强化幼儿社交技能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这有助于他们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娃娃家”中,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等角色,通过模仿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

  二、基于课程游戏化视角构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策略

  1.创设游戏化的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根据课程主题和幼儿兴趣,创设富有童趣和互动性的游戏环境。可以通过墙面彩绘、空间装饰、设置阅读角等方式,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探索欲的空间。例如,在开展关于海洋主题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墙面绘制为海洋世界的场景,摆放一些海洋生物的模型,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

  活动材料是课程游戏化的重要元素,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课程目标,投放具有安全性、适配性和可探究性的游戏材料,包括情境类材料、工具类材料、游戏类材料等。比如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放大镜、磁铁、各种植物标本等材料,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和探索,发现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组织丰富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课程活动的核心,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挖掘课程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育人价值。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合作游戏、竞赛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例如,在语言课程中,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4.提升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者,其游戏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指导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特别报道
浅谈“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生成
阅读,感受人性的光辉
乡情四季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
有时,我想做个男孩
兄妹情
高邮报教育园地03浅谈“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生成 2025-07-10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