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翠苗
我家套房的旮旯里,至今还存放着以前用过的一部广播。经过多年岁月的沉淀,当年刷上的红漆早已斑驳剥落,再也寻不见它当初的“飒爽英姿”了。
原先的广播是铁质的,黑黢黢的外表,装在廊檐下一点也不美观,喜好捣鼓的父亲便去庄上的木匠家要了些边角料,做成一个正方体的木盒子,刷了红漆后便罩在那个广播喇叭的外面。穿上红色“外套”的广播给人的视感就不一样了,大气又美观。
千万别小觑这只不起眼的广播。记得小时候,这部广播成了我们全家人生活起居的闹钟,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我们一天的生活之门,将我们带进一个充满生趣与信息的世界。
每天清晨,悠扬绵长的音乐声响起时,父母亲便闻声起床,他们分工明确,家务活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不一会儿,整个村庄的炊烟如约好似的升腾在空中。广播,此刻成了整个村庄的闹钟。
喜欢赖床的我不得不穿衣起床,在洗漱及吃早饭的过程中,美美享受着广播里的节目带来的听觉盛宴,也就在那时,我从广播里了解了中国以外的一些陌生的国家名字与时事政治,即便听得似懂非懂,也成了我上下学路上最具豪情的谈资。
午饭前,熟悉的旋律如期而至。“广播来了。”在屋旁干活的父亲催促母亲赶快回去做饭,因为上学娃要回来吃饭,再忙也不能耽误饭点。母亲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奔向灶间淘米做饭。不一会儿,整个村庄的上空又炊烟袅袅,那是每户人家都在张罗午饭了。母亲做好午饭时,我也放学到家,吃着母亲做好的可口饭菜,听着广播里的节目,心情那叫一个美呀!不知不觉中,广播里的节目已接近尾声,父母亲一听,赶紧催促,“广播都走了,还不上学去?”
傍晚时分,太阳正悄悄西沉,广播声又照常响起,远处的天边已被夕阳染成橘红色,各家的烟囱陆续升腾起炊烟。听见广播声,父母亲扛着农具走在回家的田埂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吃好晚饭后,便是写作业的时间,父亲怕广播影响我学习,便悄悄把音量调到最小点。
以前的生活信息,几乎都来自于广播,天气预报也不例外。关注每天天气,是父母亲极为上心的大事,尤其农忙时节,了解天气的变化后,他们好为明天的劳作做好打算。
我最喜欢每周六晚上《文艺百花园》那档点歌节目,那也是我最为期待的时刻。甜美的音乐如窗外柔和的月光轻抚着房间里的每个角落,如溪水般缓缓流淌着,又在月色中微微荡漾开去……
好怀念小时候有广播相伴的时光,旧时光里的广播,是我成长路上一抹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