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丁希文 曹蕾 记者 南笙)如今,随着金价上涨,许多人会选择抛售或者典当黄金。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瞅准时机,以“金包银”充当真黄金实施诈骗。近日,江都90后女子陈某因用“金包银”饰品冒充真黄金诈骗典当行,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20万元。
去年2月,陈某驾驶豪车首次到我市某寄卖行典当黄金饰品。寄卖行老板姜女士按行业惯例,仅对黄金表面进行火烧检测未发现异常,便支付8万余元抵押款,陈某同时缴纳4000元“管理费”。此后两个月内,陈某以同样手法多次典当“金包银”饰品,均顺利得手。
直至去年5月,陈某携带17只金手镯、3 条项链等大量饰品典当55万元后,经同行提醒,姜女士剪开饰品发现内为银质。察觉受骗的姜女士立即报警。我市公安机关接警后,立刻将涉案饰品扣押,并依法传唤了当事人陈某,最终她供述了整个犯罪过程。经查,陈某是一名90后,由于欠了很多债务无法偿还,便萌生了用“金包银”冒充“真黄金”来骗取高额抵押款的念头。据统计,2024年2月至5月,陈某用“金包银”饰品充当真黄金饰品寄押典当达12次,非法获利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