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俊龙)日前,市汪曾祺学校将思政课堂“搬”到了市鸭文化博物馆,为八年级学生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授课现场,市汪曾祺学校的思政教师、历史教师、地理教师同上一节课,学生们则以学习任务单为依托,从“追溯千年——鸭与文明的交织”“水土滋养——高邮鸭的独特密码”“产业兴农——共富路上的鸭经济”三个板块展开研学,深入了解党和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的政策引领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据悉,近年来,我市在教育部重点课题“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的引领下,以实践融入、学段融通、学科融合为主要路径,统筹地域资源,强化情感体验,丰富育人主题,以学科融合实境课、红色文化宣讲课、“行走课堂”示范观摩、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推进会等活动项目为驱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构建起思政育人新格局,让更多学生在“行走中”领略思政的魅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