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设悬念,勾住读者的阅读之心

  □  市汪曾祺学校 刘佳慧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或者点开一篇文章,是什么让我们欲罢不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是生动的描写、深刻的主题,还是那如丝线般贯穿始终、紧紧勾住我们好奇心的悬念?在文学的广袤天地里,悬念无疑是一种极具魔力的元素,它能在瞬间点燃读者的阅读热情,让我们如中蛊一般沉浸在文字所编织的世界里,直到谜底揭晓,犹有回甘。

  悬念,是开启阅读之旅的神秘之门。在文学作品中,悬念是作者精心布局的一种叙事策略,通过巧妙地隐藏关键信息、制造矛盾冲突或营造紧张氛围,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不断地追寻答案,深入阅读下去。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增添作品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还能有效地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更加跌宕起伏、富有张力。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才能成功地设置悬念呢?

  一、悬念的魅力:引人入胜的开端

  悬念从故事的一开始就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鲁迅先生的《社戏》,文章开篇写道:“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这样的开头便设置了悬念,读者不禁会问:为什么“前十年是绝不看”?后十年看的那两回又为什么“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而这与“社戏”又有什么关联呢?这种疑问会驱使读者继续往下读,去寻找答案。

  二、悬念的延续:情节发展中的迷雾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悬念不断地维持和加深读者的好奇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描写百草园时提到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这个美女蛇的故事在文中突然出现,充满了神秘色彩。读者会关心这个读书人后来怎么样了,美女蛇有没有伤害他。而这个故事在百草园的环境中留下了一丝惊悚和神秘的氛围,也让百草园更加富有奇幻色彩,让读者在阅读时不断地猜测和想象。

  三、悬念的高潮:矛盾冲突中的未知

  当故事发展到高潮部分,悬念往往达到了顶峰。《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时的反复无常,每一次他对狗主人身份的猜测变化都带来新的悬念。读者急切地想知道他最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狗主人到底是谁。这种矛盾冲突中的悬念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也深刻地讽刺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现象。

  四、悬念的解答:恍然大悟的结局

  优秀的作品在悬念的解答上往往能给读者带来恍然大悟的感觉。《驿路梨花》这篇课文,围绕着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悬念展开。文中出现了不同的人物,他们都和小茅屋有着关联,有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测,直到最后才明白,是一群有着雷锋精神的人共同建造和维护了小茅屋。这种解答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读者在解开悬念的同时,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精神的传承。

  设置悬念是一种极具魅力和效果的写作手法,它能够让同学们的作文焕发出独特的光彩,紧紧勾住读者的阅读之心。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熟练掌握这一技巧,用文字编织出一个个充满悬念与惊喜的精彩故事,展现出自己的写作才华与无限创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报告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悦读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身心健康
   第08版:专版
巧设悬念,勾住读者的阅读之心
试述微课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杨老师
石磨·豆浆·祖孙情
生命是现在进行时
在海边
高邮报教育园地06巧设悬念,勾住读者的阅读之心 2025-01-10 2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