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析

  □ 市实验小学城南校区 王一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发挥辅助学习工具的作用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面对有一定抽象性和复杂性的数学知识时,难免会出现厌烦情绪,对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热情不高。教师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在教学当中利用丰富多样的辅助教学工具,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习以为常的教室座位出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出两种座位安排形式,一种是半圆形、一种是马蹄形,然后让学生结合手中的道具, 自己动手摆一摆哪一种座位安排的听课效果最好;学生要如何围绕教师坐,才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听到教师一样的声音。学生通过摆放发现,以圆形围绕中心来进行排列的方式能够确保每一个点离中心的位置是相同的,所以这种排列方式作为座位的安排上课效果会更好。随即,引入到圆的特性知识点完成教学。

  二、开展一题多解教学

  同样一个数学问题,其解题的方式往往多样,因此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教师就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解题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探索不同的解题方式。

  比如在教学“和倍和差倍”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用篮球比赛为例,对学生提问: A班级在篮球比赛当中整场得到了42分,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通过分析这一道题所给的条件,请问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得分分别是多少?学生通过分析教师所给的信息,得出上半场是下半场得分的两倍,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解法来对其进行解答。比如可以通过假设上半场的得分为1、下半场的得分为2,列出计算式,42÷(2+1)=14,得出1×14=14、2×14=28,验证42-14=28、42-28=14, 即上半场得分为28、下半场得分为14。有的同学还可以将下半场得分数设为X,列出方程式X+2X=42,计算得出X=14 、2×14=28,因此上半场得分为28、下半场得分为14。不同的解法,体现出了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角度不同。学生只要能够正确地解析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得分的两倍这一关系,那么就能够从相关的知识点出发来完成问题的解答。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一题多解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创造性地进行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借由提问,能够稳步推进教学的进程、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利用提问,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出正方形的图片,并且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其周长是如何计算的?然后再展现出圆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圆的周长应该如何计算得出。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探讨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有的小组认为可以用一根绳子绕着圆的外部一圈,然后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有的小组认为可以以圆上任意一点在直尺上滚动,直到与这一点重合。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发放大小不一的圆的模型,用小组刚刚所提出的方式来测量出圆的周长,并且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对不同圆周长的测量,学生将其周长、直径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值填写在表中。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圆周率是一个近似值,所以由此所计算出来的圆的面积也是近似值,从而产生疑问,圆面积的精确值能够计算出来吗?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一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圆通过等量分割变成长方形,从而求出圆的面积。但是圆切割之后所形成的长方形,并不是真正的长方形,而是一个无限趋近于长方形的图形,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圆面积的精确值是无法求出的。在探讨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的思考来提出新的问题,以加深学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访谈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悦读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教育园地
   第08版:专版
邮师记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析
车库里的旧时光
“皮蛋”当妈妈了
默契大挑战
快乐
月夜
高邮报教育园地07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析 2025-01-02 2 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