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德清
人到中年,回望半生,不问有无遗憾,只求活得明白。捧读高晓春散文集《在路上》,90多篇文章一一看过,他那“大高个子、国字脸、浓眉毛、方眼镜、格子衫”的模样越发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在汪迷部落文学社读书活动中,我们喊“高老师”时,他都站起来略弯腰,连声说:“不敢不敢,我是来当学生的。”这些年我在文联工作,收到的新书比较多,但很少写书评,一来自己读得少,有些也读不懂,二来不敢尽说溢美之词,更不敢胡乱批评。知天命者不妄言,同命相知者无不言。高老师年近花甲,长我几岁,都是文学爱好者、业余写作者,送书那日嘱我写上一二,让我倍感压力:“容我读上几遍再动笔。”
看报看题,读书读皮。此“皮”即一本书的序言、后记。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主席王啸峰所作的《构筑普通人“精神家园”》序言,写得实在,评得到位。高老师自己写的后记,也是文由心生,既有人生总结与感悟,也有写作的体会与向往,更多的是自谦与自勉。一句“文学照亮了我的人生和生活”,与王主席的序言遥相呼应,令人不得不一篇一篇地看完这本《在路上》散文集。全书分为“故土家园”“永恒亲情”“自在之旅”“雪泥鸿爪”“思绪风铃”五个章节,在我看来,第一、第二章节写的是乡情亲情,第三、第五章节是作者自己的行与思,第四章节是职场的人和事,90多篇散文都在报刊上发表过,是高老师十多年来坚持写作的丰硕成果。基层业余作者能够有这样的一份热爱,实属文学之幸、人生之幸。这也难怪,2022年我出版短篇小说集《风雨墙》时,高老师第一时间就写出读后感《守望精神的家园》,一再称赞:“这种守望文学的精神,让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见面的时候,高老师握住我的手,反复说:“《胭脂山》小说最后两位老者病床前握手,太让人感动了,读到这里掉了好多眼泪水。”平凡的生活磨练下,能够拥有一颗文学之心,是像高老师和我一样的文学爱好者的幸运。
生而有幸,感恩人间。虽说生活的烦恼总是那么多,有时候苦中作乐也显得勉强,但无论怎样,这一生都要感谢来到人世间,感恩父母、感恩社会。通读《在路上》散文集,父母对高老师的影响至关重要。《一本有故事的书》这篇散文,写得真实而又温情,父亲的形象和作者的成长在此密不可分。文中写到作者高中毕业在家待业,父亲给钱让他进城买筲箕,结果作者却买了本《中篇小说选》,半路上居然丢失了。面对可能的责骂,作者返回寻找,在没找到、坐在路边哽咽时,父亲出现了。父亲不仅没有责骂,还又买了本《中篇小说选》给作者。要知道三十多年前,谁家也不富裕,买书读是许多人的奢望。正是有了父亲的支持,作者的文学之心越来越亮堂,从而照亮人生、照亮生活。作者写母亲也非常用心用情,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只是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中写道:“母亲见我喝完了粥,从桌上捡起我漏下的米粒吃了,然后拿起碗,不紧不慢地舔着……”如此细节,让母亲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言传不如身教,知之更须行之。没上一天学的母亲,却是那么的知书达礼、勤俭持家,与小学教师的父亲结缘一生,高老师是何其的幸福。这两篇散文可以说是全书最亮眼的,完全可以放到书前更醒目的位置上。甚至,可以突破原先发表过的束缚,再次深度创作,把这个故事写得更深刻更生动。因为,人的一生可以发生很多故事,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只会是那么一两件。
散文易上手,却难突破。这不仅是当下业余作者的感受,专业作家也纠结万分。高老师在十多年发表了几十万字的文章中选出90多篇结集成书,可以说是献给自己六十岁的生日礼物,也是对自己业余写作的一次总结。我跟他交流时坦言,今后不要局限于报刊能否发表,而是要确立自己的文学主张与文学实践,在文学的道路上真正留下自己的脚印。基层业余作者,最需要解决的是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人物通讯等文体不分的问题,不能把写出来的文字都当作文学,更不能只把“自我”“小我”当作写作的取材源泉,而是要观照更多人的人生、观照更多人的生活,写出与时代同频、与社会共振的精品佳作。
晓春秋韵,人生路长,文学相伴,同行同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文学之心,也是赤子之心,火热而至纯,让我们共同向下一个春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