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高邮湖,一品大闸蟹。高邮湖水域宽阔、水质优良,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高邮湖大闸蟹”非凡的品质。2013年9月10日,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在高邮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带着使命与责任应运而生。自此,高邮湖大闸蟹的发展不断谱写出新篇章,助力绘就了乡村振兴“富足图”。
养殖水平不断提高——
品质是衡量水产品销售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养殖水平的具体体现。一直以来,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始终将提高产品品质作为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协会积极与中国顶级河蟹养殖研究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沟通,联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高邮湖大闸蟹养殖全程颗粒饲料生态养殖基地,探索解决“投喂冰鲜鱼”传统养殖方式带来的成本高、污染大、发病高、品质差等问题;在高邮湖畔建立博士后科技工作站,进一步助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每年定期举办养殖技术培训,邀请专家辅导授课;组织行家走塘口、解难题;组织养殖户到外地考察学习;开展生态优质养殖户推荐、示范户评选、产品抽检,组织品鉴活动,推进高邮湖大闸蟹养殖水平全方位提升。近年,高邮湖大闸蟹养殖面积已超20万亩,年产量超1.5万多吨,综合产值15亿元,带动1243户养殖户增收致富。
产业基础更加扎实——
好种育好苗,好苗养好蟹。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多次组织赴海边育苗基地观摩学习,并精选本地母本,委托知名育苗企业培育,从源头上把控高邮湖大闸蟹品质。目前,高邮育苗面积超5000亩,育苗本土化进程逐年加速。同时,协会始终围绕主线,纵深推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养殖模式转变,在着力推进高邮湖合规围网高质量养殖的基础上,加快池塘生态养殖基地建设近百个;服务高邮湖大闸蟹产业项目创办,拓展出繁殖、放养、捕捞、销售和探索加工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引导产业纵向延伸,打造集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链。湖畔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的高邮湖大闸蟹精品园被评为“十佳农业园区”;我市分别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命为“中国湖泊河蟹产业发展示范市”“中国大闸蟹生态养殖示范市”。
品牌打造成效显著——
养殖水平和产业基础为高邮湖大闸蟹产业走远走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始终一步一个脚印、一心一意干实事,实现了从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国际马德里注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再到江苏省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的数量飞跃;从高邮湖大闸蟹品牌一支独苗到成功申报高邮湖青虾、高邮湖鳊鱼、高邮湖银鱼等10个水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百花齐放。协会还积极推动打造品牌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制定出台《高邮湖大闸蟹商标使用管理规定》,成立商标使用质量标准组和维权执法组,建立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安全,维护品牌声誉;精心举办的“蟹王”“蟹后”评比和品质品鉴、高邮湖大闸蟹开捕、摄影采风等活动,吸引了新华社、《新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长期聚焦,寻味观光的游客逐年增长,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品牌打造既要练“内功”,又要“借东风”。协会还抢抓机遇,积极牵头组织参与“中国河蟹产业发展论坛”、江苏省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等论坛与展会近40次;用心推进和服务电子商务工作,与高邮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开展诚信经营单位评选活动,打通宣传推介高邮湖大闸蟹品牌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80多家会员单位和众多养殖户,在协会的引领下,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发展格局唱响“高邮湖大闸蟹”品牌。
2023全国(高邮)第五届“名蟹大赛”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十一个省市河蟹分会会员160余名、58家企业参加本次活动。我市参赛企业有2家获得“十大名蟹”奖、2家获得“优质奖”,8家获得“金奖”。
新的征程已开启,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将为高邮湖大闸蟹高质量发展继续努力,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