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好事成双”——
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同时获批

  本报讯(通讯员 郭长清 记者 孔令玲)近日,科技部、省科技厅发布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第二批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高邮同时在列。据了解,全省共有3个县(市、区)同时获批,我市为扬州市唯一。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列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以推进。围绕推动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我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力推进量质并举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抢抓创新势能,挖掘生态潜能,注入绿色动能,区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2年,我市晋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亿县”,荣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0位、中国创新百强县(市)第35位、中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第38位,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我市坚持以产业创新与机制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技术攻关成功率、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新企业育成率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新旧动能提速转换。目前,我市已成功培育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3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16件。2022年,我市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4项,获批项目数列扬州各县(市、区)第一。

  实现农业科技全面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我市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不断探索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全市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86%,创成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综合排名第一等次。创成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扬州大学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成功落户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创新资源在高邮加快集聚。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3.66万人,累计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顶尖人才30余人,入选省“双创人才”53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4人。与中科院、上海交大、西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设立高校技术转移中心13家,扬州职业大学高邮湖校区开工建设。

  对照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的建设要求,未来三年,我市将紧扣“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目标定位,围绕科技支撑生态文明、赋能绿色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主题,突出“高点定位、科技引领、生态优先、人才支撑”,以系统观念推进全域创新生态建设,着力推进创新治理“增效”、产业双碳“领航”、创新主体“夯基”、创新成果“扎根”、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载体“提质”、科技支撑生态“本底”、科技成果富民“品质”等八大工程,持续做好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生态转型、城市转型“三篇文章”,努力建设有高邮使命、高邮特色的创新型城市体系,以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江苏绿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和建设扬州“好地方”扛起高邮使命、贡献高邮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副刊
   第08版:专版
市域内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加速度”
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同时获批
我市部署创建全国妇儿“两纲”示范市工作
图片新闻
12家企业跻身扬州工业百强
“护线爱鸟”做法亮相上海品博会
报头
广告
高邮报一版要闻01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同时获批 2023-05-12 2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