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汪曾祺学校九(15)班 顾陶芮
偶在菜场瞧见荠菜,心中一阵欢喜。
早春二月,荠菜出苗。荠菜绿叶狭长,羽状分裂,像袖珍萝卜叶植株。它塌地丛生,极像我们踢的毽子。荠菜苗鲜嫩可食,是野菜中的佳品。待到植株抽出一根长长的细茎,开出碎米粒似的白花,就只能欣赏荠菜花上摇曳的春天了。
每当荠菜出苗,我最喜欢走田间小道,因为低头就可以随处摘一大把。捧在手心里,飞奔回家,兴高采烈地递给奶奶,嚷着:“奶奶,把它拌了!”绿油油的荠菜勾得人口水都要掉下来。
荠菜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但只要有阳光和雨露,也就生机勃勃、顽强旺盛地绿着。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它帮衬着穷苦人度过艰苦岁月,也让人们看到了温暖的春天,正如辛弃疾所言“春在溪头荠菜花”。人们给它起了个实在的名字叫“穷人菜”,也有人唤作“济菜”,后来读书人把它改成了“荠菜”。
提着小竹篮,我们弯腰在田埂上找寻荠菜。不一会儿,就采到满满一篮子。回到家,奶奶和二姨将荠菜择好洗净。奶奶谈起“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民俗,又说消灾祈福,妇女还要别一朵荠菜花。想着奶奶戴着一朵荠菜花祈福的样子,我不禁笑出声来。“嗤啦”一声,鸡蛋液在锅中绽开。妈妈一手扬起菜刀,一手摁住砧板,轻轻地将焯过水的荠菜和鸡蛋饼、荸荠、香菇剁碎,拌好饺子馅。一阵阵荠菜特有的清香,满屋子弥漫开。嘻嘻哈哈之间,胖乎乎的饺子在大伙儿的手下排好了队,一家人热闹起来。
姐姐说,如今吃这纯天然的荠菜,才叫改善生活呢。
指导老师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