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第二中学 柏琳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也越来越重要,但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衔接未引起充分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学习。因此,要加强精准有效指导,促进衔接教学顺利开展,为高中阶段教学筑牢坚实基础。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比较
1、学习重点的不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词汇和句型,主要是教师通过简单语法、句法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认识,更多地是让学生阅读背诵,增强语感,形成机械记忆,学生被动吸收的情况比较多,学思感悟的情况比较少,对整个知识尚未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到了高中阶段,英语教育不能仅仅满足朗读、背诵等机械学习,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而且课程容量大幅增加,两个阶段在学习重点方面有了明显区别。
2、学习难度的深浅。相对于新课标初中阶段1600个词汇量要求,高中阶段词汇量明显增加,至少要达到3500个词以上,这对学生词汇量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词汇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默写,高中阶段更加侧重单词、词组的灵活多样应用。同时,在文章篇章结构、语法句法方面,高中生需要掌握理解运用的难度明显加大。相对于初中阶段单一的句型,高中阶段复杂的句型明显增多,某些复杂句子可能同时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多个特殊语法句法,难度远远高于初中要求。
3、学习评价的差异。在初中阶段,无论是在单词、语法、篇章内容,还是在听说读写综合运用上,评价都较为简单,机械记忆、反复练习、简单运用的内容占绝大多数,都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借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轻松应对,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新课程新高考模式下,英语评价涉及听力、阅读、语言知识运用、写作(含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等多个方面,更多的是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相对于中考而言,高中测试无论是考查的广度,还是试卷的深度,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方式调整滞后。学生通过中考紧张的选拔,成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但部分学生思想和认识上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有的甚至还有放松、歇一歇的状态。在英语学科上,还没有明显意识到学习内容、要求和难度的加大,还存在机械记忆、片面刷题的误区,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将无法适应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学习。笔者在近几年教学中明显发现,多数初中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无法适应新的学习要求,也跟不上班级整体教学进度,极个别学生甚至存在放弃、厌学英语的倾向。
2、教师教学衔接有所欠缺。高中教师长期处于高考一线,更多的是研究高考,在日常教学中,都是一切围着高考转,平时教科研的侧重点也是高中教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部分教师在接手高一新生时,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英语中考成绩和入学分班成绩,虽然有部分学校开展衔接教学,但受时间、课程安排等因素影响,对初中教材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研究较少,系统衔接教学流于形式,初中知识回顾往往是一带而过,立即进入高一新授课教学,有的甚至用高三模式进行高一教学。一旦初高中知识衔接不到位,部分学生还没完全跟得上高中英语的学习节奏,后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3、学校宣传引导存在不足。有的学校对新高一学生缺乏有效指导,更多的强调高中的纪律和要求,对教师教学常规也是按高考要求进行布置,对初高中课程衔接往往不够重视,一味地追求高中课程的进度。在英语学科方面,往往对初中基础薄弱的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加大了掉队的可能性。
三、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1、研究学情,摸清实情。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中考成绩和入学考试成绩进行全面分析,细化落实到每一小项。结合课堂提问、课后培优补差、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准确掌握班级所有学生的英语实际状况。教师需要研究初中阶段教材和考试大纲,对初中阶段学生应知应会内容有清晰了解,加强对学情研究分析,知道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掌握什么,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了解初高中英语在词汇、篇章、语法、句法、评价要求等方面的差别,明确高中阶段的重点任务和突破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为初高中英语有效衔接做好充分准备。
2、全面分析,找准短板。为有效开展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需要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找准学生的英语学科短板。以笔者所在的普通高中为例,相对于其他重点高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英语学科短板较为突出。经过跟踪调查,受初中思维惯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简单机械地背单词,对词汇、短语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遇到复杂句型往往无从下手,没有形成“听、说、读、写”的连贯性综合性系统性思维。因此,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短板,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聚焦新高考,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补短板举措,下大力气加以推进。
3、优化方法,加强指导。根据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教师在初高中衔接教学时,要加强精准有效指导,提升教学实效。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进。如在高中新授内容导入时,无论是课文内容讲授,还是词汇、语法、阅读、写作教学等,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初中内容“重现”,唤醒学生的记忆,拉近学生与高中新授内容的距离,让学生加快适应新知识新内容。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要改变学生在初中阶段被动机械的接受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可以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讨,发现高中新授知识与初中所学内容的联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