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实验小学东校区 赵洪林
新鲜感是针对刚刚起步习作的儿童来说首次遇到、从未用过的,读着读着感到非常有意思还要反复诵读、运用的感觉。新鲜感是儿童阅读的兴趣点,也是鼓励儿童持续习作的有效支撑。因此统编教材在三年级课文里设置了若干次关于“新鲜感”的读写训练。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读写?教材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抓住有新鲜感的语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从个性朗读走向清楚表达。
案例:《花钟》读写教学:
一、个性朗读:
(一)请同学们自由放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文中写到了哪些花?花开的时间有什么不同呢?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和速度读一读,再做一做标记。
(二)交流,反馈。
(三)出示: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
同学们,老师出示的这几句话可有好几个相似之处呢!小声读一读,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找一找吧。然后小组讨论讨论,看看哪组发现的相似点更多。
(四)交流
我们好好来研究研究。谁来读第一句?
1.牵牛花
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指导朗读,出示图片,带动作读,男生齐读。
2.蔷薇
出示: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指导朗读,出示图片,女生齐读。
3.睡莲
出示: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同学们,还没到七点的时候,睡莲还在干什么?(睡觉)
现在你们就是睡莲,注意,醒来的时候要有动作哦,一起读:七点——(齐,边表演边读)睡莲从梦中醒来。
4.让我们接着看,中午十二点左右呢?(午时花开了)
那后面的几种花,都这样写,行不行呢?出示,指名读: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开花了;
傍晚六点,烟草花开花了;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了;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了;
昙花在九点左右开花了……
读完这一段,你觉得这样写有没有原文好?为什么?(无趣、不生动)
(过渡):原文是怎么把这段话写生动了的?一起来看。
5.出示,引读: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讲解“欣然怒放”: 什么叫欣然?(开心)“怒放”是怎样的开放呢?我们看一看,字典里主要有这两种解释(齐读),在这里选择第几种?
指导朗读:读出充满生机的感觉。
小结:看,只是写开花,聪明的作者却用了另一种说法,这样写句子就不再单调了。
还有哪些句子也是这样的?
6.出示: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指导:刚刚苏醒,我们要读得温柔一些)
7.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8.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什么叫含笑一现?怎么解释“昙花只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个现象呢?(指名找第二自然段里的相关句子读一读)原来如此!有个成语叫“昙花一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配乐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清楚表达:
(一)大家都读得很有情趣,敢不敢接受新的挑战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不同的花,注意好好观察哦!
(二)出示,师:你看,早晨七点,牡丹花开了。
你能用老师这样的方式,说一说下面图中的花吗?
(三)接下来,我们增加一点难度:请仿照文中第一自然段描写花开的句子,在上图中(见课后习题)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写一写。
(四)交流点评。
学生优秀作业分享:
1.四月,牡丹花在绿叶丛中张开了笑脸。
2.中午十二点左右,向日葵朝着太阳举起金黄色的大圆盘。
3.上午七点左右,蝴蝶兰张开彩色的翅膀在花丛中跳起舞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二学段习作目标明确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我们要牢记这个总目标,借助统编教材课文内容,循序渐进地设计习作教学,鼓励大胆表达、积极表达、清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