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师,不妨“懒”一点
  □  市龙虬镇张轩小学  周志坚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刚接这个班时,我发现班上学生特别喜欢提问。照理来说,应该高兴才是,我却不怎么高兴得起来。因为学生问的都是一些难度并不大的问题,如生字怎么写、怎么读等等。一开始,我都一一直接告知,后来感觉,这样下去不行,教师过于的“勤”不但累,而且也助长了学生的“懒”。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想,不妨让自己“懒”一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生再问及生字怎么读、怎么写之类的问题时,我只是微微一笑:“这问题自己有办法解决吗?”一开始,有些学生不高兴,认为老师没有给他答案;也有一些学生无奈地翻起了字典。看着孩子们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借着时机,我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不是很好地解决了吗?通过一些途径、运用一些方法能搞懂的事,尽量自己去做。”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似乎也明白了什么,都笑了起来。

  后来,我要求班上学生每人都准备一两本《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遇到字词方面的问题,自己去查找解决。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同学们基本都养成了这种习惯,遇到字词问题不再问老师,而是主动查字典。

  教师的“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勤”,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他们逐步养成的查字典解决字词问题的习惯,也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其它方面。课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特别是有一些难度的问题,不再像以前一样坐等老师讲解,而是主动地先与同桌讨论交流,共同寻求答案;课后,学生有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困惑,也会积极去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可以说,学生们基本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了。一位学生在他的作文中曾这样对我说:“老师,感谢您,是您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让我懂得了如何更好地获取知识!”这真的让人欣慰。

  当然,教师所谓的“懒”,也不是不闻不问、置之不理,遇到学生确实难以解决的,或最后得出的答案有偏离的,教师还要给予适当干预。准确地说,教师的“懒”要合理掌控,恰到好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访谈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老师,不妨“懒”一点
雨后池上乐趣多
罗生门
老张的“宝贝”
老卢
第一次做饭
高邮报教育园地06老师,不妨“懒”一点 2020-08-20 2 2020年08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