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了高邮,我想讲一讲个人对于高邮文化文明交相辉映融合发展这个题目的三点想法。
第一点想法叫做“文脉”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讲文脉,也都制定了文脉整理研究工程类似的行动。所谓文脉,不是简单的把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一些古书,一些遗迹整理出来、影印出来,文脉的意义就是着眼于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今意义的发掘,也就是要把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高邮从历史上来讲,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高邮的“邮”这个字,在繁体字里面左边是“垂”,右边是“阝”,“垂”是往下垂的意思,永垂不朽就是这个意思。“垂”就是传扬、传递。这个跟高邮的“邮”字本意才是更接近的。传递,就是文脉的传承,一代一代的从过去传到现在,从这儿传到那儿,所以“邮”字本身的字面意义就有跨越时间和空间传递、传承的意思。
高邮是全国唯一以“邮”字命名的城市,这个名称是非常有利的,从字形上可以说与文脉的成长是有关系的。
从高邮历史上说,我非常崇敬的一个人物——孙觉。我个人学术研究兴趣里面有一个专业研究方向叫金石学。金石学起源于欧阳修,因为他喜欢收集一些碑帖拓本,并把这些拓本对照《新唐书》《旧唐书》来读一读,进而发现拓本的价值,再研究拓本上的书法,然后写一番评论,就有了《集古录》。孙觉和欧阳修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孙觉到浙江湖州做知州,他给湖州也可以说给中国的金石史学做了一件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事。他把湖州当地的历代各种石刻,尤其是从汉代以来的石碑,汉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宋代,整个湖州当地的各种墓碑墓志石刻收集到一起,放在知州衙门旁边的“墨妙亭”中,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石刻的主题公园。孙觉就是碑林博物馆、石刻博物馆的首创者。他的行为本身就是具有文脉传承的意思,“墨妙亭”中的石碑石刻上面有隶书、楷书,还有各种字体,这样“墨妙亭”就不仅是石刻史料文献博物馆,还是书法展览馆。苏东坡就曾夸赞过孙觉,专门给孙觉写了一首诗,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墨妙亭记》,在苏东坡的文集里面是有印证的。因此在文脉传承上面,高邮人是很有创意的,高邮的先辈们像孙觉就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这件事的意义在金石学的历史上面,不亚于欧阳修的《集古录》,也不逊于赵明成、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它已经不是纯粹的一个学科,而是多学科的,含有文献的、史学的、金石的书法等等。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秦邮帖》,该帖是高邮人通过刻帖的方式纪念历史上跟高邮有关的“苏黄米秦”,把前人的一些墨迹,通过刻石来永久保存。这种保存的方式也是高邮人在文化传承上面具有开创性意识的东西。
今天,我们应充分发掘高邮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并用于我们当前文明城市的建设,因为有了这些历史文脉传承的“卖点”,高邮在文明创建中定会做的更好。
第二点想法叫做“道路”
高邮的“邮”字有传递、传承的意思,就是“邮路”。在南门大街,我被“邮(233)”的logo吸引住了。这个logo很有设计感,一眼看上去就是四通八达的道路,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畅通无阻。道路对高邮来说,就意味着传递,意味着阡陌交通、绝不封闭,面向整个外部世界,有对外交通,开阔眼界的意思。其实大运河也是一条路——水路。
如果把道路这个思路引到高邮,高邮对外招商会用这个主题,也是有创意的。高邮也可以思考或者提这样的概念,高邮有自己的运河之路,高邮肯定也有自己的文学之路,高邮还可以说有自己的美食之路。
国外有“行走阅读”这个概念,每周有个固定的时间,对当地道路非常熟悉的一些专家学者或者一些民间爱好者带着你围绕城市行走,每次行走设计一个主题,或名人历史,或名人故居等。通过边走边看,了解本地的文化。高邮既然是以路立城的城市,那么在道路设计这一块,也可以设计这样的文化行走,可以与旅游紧密起来。
第三点想法叫做“书香”
我到了图书馆之后,发现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责。现在不管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不是说把书买来,把数据库买来,搁在图书馆里面就完事。现在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的要求,这牵涉到中国人文化素质的问题。在文明城市建设当中,高邮对于书香社会和书香高原建设应该更加重要。追溯高邮的读书历史,高邮有很多人会读书,而且书读得很好的,世代书香更是很难得。比如高邮“二王”,四代书香,王念孙前面的父亲、王引之后面的儿子,四代都是读书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可以说既是高邮的一个文化现象,也更体现高邮文化的一个传统,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高邮本地的书香氛围浓郁、书香传统深厚。高邮在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就有很多的素材可以来利用,而且可以做出高邮的特色和亮点。对此,建议如下:
第一,进一步完善“书香高邮”的相关设施建设。扬州东关街的“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这就很好,很有文化。书店、图书馆都是书香文化建设的设施设备,高邮可以在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采取“大作动”,这是书香文化建设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可以以此作为核心,营造书香文化的浓厚氛围。
第二,进一步加强“书香高邮”的组织领导。领导干部要带头读书,才会影响身边的人。尤其在社会阅读或者全民阅读方面,可以设立读书会,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一起读书,或者来分享一下你读的什么书或者读书的一些体会。读书会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就像种子一样,可以产生好的影响。阅读和学习是个人的“终身大事”,阅读永远是文明之声。城市文明建设提倡读书,书香氛围搞得更浓,是比较容易做到,而且也是易于出亮点的,这也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紧密联系。
第三,进一步丰富“书香高邮”的内涵内容。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大家读书阅读的积极性,吸引大家的读书兴趣。如可以采取行走阅读,也可以围绕乡土进行阅读,了解自己家乡、了解文化传统。我们住在高邮、生活在高邮,可以围绕高邮的历史组织一些主题阅读活动。比如利用高邮的“秦邮八景”资源,请专业的人带着去看一看,一边行走一边阅读。我发现高邮在书香方面做得很好,一个是宾馆的房间里面有书,另一个是餐桌上也有书,这些书籍都是与高邮历史相关的。像南京的“凤凰台”宾馆,就是打文化牌,成了全国的亮点,很多人指名到南京要住这个宾馆,既有了书香氛围,也产生了经济效益。围绕书香建设,高邮也可以采用评选藏书状元活动的方法来增加影响、增大名气,“酒香也怕巷子深嘛”,或者可以采取行走阅读的方式,读一读汪曾祺的书、秦少游的书,通过读书,寻访家乡的文化遗迹,增强阅读力和文化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