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 )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2、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 )。
A.窗户边 B.课桌下或桌旁
C.过道上 D.楼道内
3、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组成,图案由金黄色外框、金黄色长城、绿色橄榄枝、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组成,文字( )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
A.CACD B.CCDA C.CCAD
4、组织人民群众防空袭的措施,主要是( )。
A.疏散和隐蔽 B.以家庭为主
C.社区负责
5、根据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电气化铁路运输系统的轨道与地震台地电场测量场地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 )。
A.0.5km B.1km C.10km D.100km
6、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 )倍。
A.10 B.20 C.32 D.5
7、被称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尺子”的是( )
A.震中 B.震源 C.震级 D.烈度
8、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 )
A、基本知识和技能 B、法律知识和技能
C、防护知识和技能 D、防护知识和防护技能
9、下面哪种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 )
A.砖混结构 B.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生土结构 D.毛石结构
10、江苏省防空警报试鸣日是哪一天( )
A.3月1日 B.5月12日 C.9月18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每年的5月12日为( )。
A.防灾减灾日 B.防震减灾日
C.汶川地震纪念日
12、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 )级。
A.≤2.9 B.3~4.5 C.4.6~5.9 D.≥6
13、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
A.千万不要惊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撤离,来不及可先躲一下
B.躲在门窗下、楼梯口、走廊
C.跳楼
14、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 )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A.各学校 B.学校所在社区
C.各级教育主管部门
1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试鸣的( )以前发布公告。
A.3天 B. 7天 C.5天
16、含铁磁性材料的建筑物影响地震台观测时,与以下( )因素无关。
A.铁磁性物质质量
B.铁磁性物质颜色
C.铁磁性物质密度
D.铁磁性物质磁化率
17、在平时,城市发生( )等突发性事故时,人员也能利用人防工程做应急防护之用。
A.地震、漏毒
B .洪水、雪灾
C.泥石流、山体滑坡
18、已建成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 ),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A.拆除重建 B.抗震性能鉴定
C.质量检测 D.强化加固
19、《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中规定:( )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企业和事业
C、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 D、以上都不是
20、对于地震台来说,以下( )可能成为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源。
A.正常使用家用电器 B.驾驶车辆
C.农田灌溉 D.使用手机
二、多选题
21、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 )几种类型。
A.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
22、听到地震谣传的时候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
A.不相信 B.不传播
C.及时报告 D.自行做准备
23、人防警报信号包括有( )。
A.预先警报 B.空袭警报
C.解除警报 D.以上都不是
24.建筑物抗震能力低下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结构不合理
B.建筑材料质量低劣
C.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D.工程建设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
25、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
A.震级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地质构造
26、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27、人防工程在战时主要有( )的作用。
A.加大城市污水排放
B.减少空袭对人员的杀伤
C.利于战略物资储备
D.便于人员、部队机动
28、在室外听到防空警报或发现空袭症候时,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要避开( )
A.树丛 B.高大建筑
C.高压电线 D.易燃易爆物品
29、应急避难场所必须有以下基础设施( )
A.避难生活服务设施
B.娱乐设施
C.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D.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30、新时期人民防空设施一定要做到哪“三用”( )?
A.平时能用 B.急时管用
C.闲时禁用 D.战时可用
31、人民防空平战结合的“三个效益”是指( )。
A.保卫效益 B.战备效益
C.社会效益 D. 经济效益
3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 )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A.重大建设工程
B.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C.一般新建建设工程
33、下列行为,( )会对地震观测环境造成破坏。
A. 爆破、采矿、采石、钻井、抽水、注水。
B. 在地下流体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堆积和填埋垃圾、进行污水处理。
C. 在地电观测环境保护区内埋设钢筋等铁磁性金属物质。
D. 在地磁观测环境保护区内新建风力发电项目。
34、 人民防空提出的“三防”指对( )的防护。
A.核武器 B.化学武器
C.生物武器 D.激光武器
35、地震救灾目标应包括哪些方面?( )
A、灾民疏散、生活安置目标(地点、时间、程度)及抢救目标
B、震损房屋应急处理目标
C、生命线工程修复目标及各类设施抢修目标
D、次生灾害控制目标
三、判断题
36、中国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但却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37、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
38、我国古代的张衡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39、地震发生时,静止中的人感觉大,行动中的人感觉小。
40、和平时期不需要加强人民防空建设。
41、国家用于人民防空通信的专用频率和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占用、混同。
42、地震时如果在教室,应迅速躲到课桌下,或用护具和双手护住头部蹲伏在课桌旁。
43、地震时若正在电梯,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电梯一旦停下,就迅速离开电梯。
44、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每年的5月12日。
4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人民防空工程内排入废水、废气和倾倒废弃物。
46、3 月 1 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
47、防空警报信号解除警报其识别方法是:连续鸣 2 分钟。
48、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范围,是指地震监测环境周围不能有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干扰源的最小区域。
49、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由其所在单位维护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50、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