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还保留着两样极具特色且有一点历史的下午茶,那就是梅花糕和油端子。
梅花糕,源于明,盛于清。其名,乾隆所赐。据说,乾隆下江南,尝此物而赞口不绝,认为胜过宫廷御点。做梅花糕需有特制的紫铜模具,模具里有十九个小孔,小孔成圆锥形。小孔底连着模具底,顶部形如梅花瓣。做梅花糕的程序比较复杂:将经过发酵的面浆,用石碱水勾兑好,灌入长嘴紫铜壶。另将豆油倒入容器,加清水调成水油。把模具放炉上烧烫,用刷子蘸水油涂抹模孔壁。取长嘴紫铜壶向模孔依次注面浆,动作要快,只注半孔。完成后,随即将模具举起,缓缓转动,使面浆匀粘模孔壁。再将模具放在炉上,向模孔内加入豆沙、板油丁、白砂糖,动作亦要迅速。用面浆填满模孔,撒上红枣、葡萄干、核桃瓣、红绿丝、小糯米丸,盖锅而烧。两三分钟后,开盖在面上撒白砂糖,再盖锅烧约三分钟即熟。此物色质诱人、甜而不腻、软脆适中,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其所用食材更是多种多样,它们各有其味、各有其香,要慢慢吃、细细品。
做油端子亦需有模具,模具就是一个用白铁皮敲成的扁圆形勺子。勺子底小口大,口边起皱成花纹状。卖油端子的师傅一般都要准备几个这样的勺子,交替使用。油端子的制作过程如下:先准备。将白萝卜刨成丝,用盐腌制,挤干待用。另将小河虾剪去虾须洗净,沥干待用。再将经过发酵的面浆,用石碱水勾兑好,撒葱花精盐,朝一个方向搂,直至搂均匀待用。后操作。油烧七八成热,将模具放入预热。预热后将模具拿出,舀面浆进模具,同时搛入萝卜丝和一个小河虾,捣实,再放至油中。不一会儿,面浆成型,自动脱离模具。继续翻炸,待其呈现金黄色,起锅。此物外脆内软,又香又鲜,别具一格,开人之胃口。
这两样东西,最受小朋友青睐。放晚学,口袋里有几个零钱,买了就当街吃。吃了袖子一抹,到处玩,玩到乌漆大麻黑。当年,我们就如此这般。现在想想,仍感到无比惬意。当下却不行,放学都是大人接,吃了得乖乖回家做作业。大人馋了也吃,只不过是买回去,泡上一杯茶,坐在藤椅上,不慌不忙地享用。爱吃零食的姑娘则不然,她们竟与小朋友一样,亦是买了就当街吃,也不怕人指指戳戳,笑她们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