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4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邮人圆了一个梦
  □汪春生

  据报道,连(连云港)镇(镇江)铁路将于今年底通行。通火车,这可是高邮人做了近百年的一个梦啊! 

  我幼时就听大人们议论,高邮要修铁路了。还说,政府(日伪政府)要发行修路券,买一张修路劵,待将来通车,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就都解决了。伪政府串通银行大加宣传,哄大家购买。等了五六年,到抗战胜利,不用说修铁路,连影子都没有了,老百姓花钱买的修路券,都打了水漂。 

  国民党接管后,又大事宣传要修铁路。还记得我小时看到的一个场景,他们在运河大堤上煞有介事地摆出一副要修路的架势,好多个壮劳力分两边,一边十几个,一起拉着一个有桌子高的很大的石碾子,一路压着河堤,从南边拉过来。边拉边用大喇叭喊话,说高邮要修铁路了,不仅要修铁路,还要在文游台东边修飞机场呢。这是我至今也没弄懂的一幕,拉大石碾子与修铁路有什么关系,是在愚弄老百姓还是干什么?全城闹得沸沸扬扬,百姓信以为真。可过了好长时间,也未闻铁路的修建方案。政府竟又大言不惭地瞽说,高邮境内河流沟汊密布,在低洼的里下河地带修铁路是不可能的事。还说大运河河床高于城内平房屋顶,要是铁路通行,不把大运河堤震塌才怪呢。在高邮修铁路,又成了没影的事儿!老百姓们想,为什么总以在高邮修铁路为幌子来骗钱呢? 

  高邮真的是太想有铁路了! 

  高邮人的出行,只要是向南,很不方便。小时候,从高邮到镇江,坐帮船,时间没有定数,也不安全。或坐小轮船,凌晨六七点开船,傍晚四五点钟才能到。闷在船舱内十个小时,船舱两边仅有木制条凳供人坐,人多了就坐在中间舱底的板上,随身的行李见空塞。船行到长江,船工就下舱喊话,轮船过江啦,小孩子坐定了,不要乱走动啦,以免船身晃动,要保证安全。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遇到稍大点的风雨,船要停开。坐汽车,那是有钱人的事。坐汽车也只能先到六圩码头,再买过江轮船票方可到镇江,整个行程半天不止。汽车如在途中发生故障,不能赶在末班轮船过江,就麻烦了。 

  解放后,过江有了大轮渡,安全有了保障。后来又有了直接渡汽车的大汽渡,旅客下车,空车和人上船。再后来,旅客不再下车,汽车直接上船过江。从高邮到镇江,只要三四个小时。 

  我是一个高邮人,今年86岁,小时候随父母到镇江。1951年我在镇江参加了军干校,分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北京),1969年转业回镇江工作。多少年来,目睹着这艰难的出行变化,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坐上往返高邮镇江的火车呢?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国力强盛,建了润扬大桥,汽车一脚就到了镇江。现在又修建从连云港直到镇江的连镇铁路,且是高速铁路。这条高铁,打破了多少年来苏中没有纵向铁路线的格局,连接了南北大动脉,对人员交流、物资运输以及国防建设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更是圆了高邮人多少年来的一个梦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刊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特刊
   第14版:特刊
   第16版:特刊
   第17版:特刊
   第18版:特刊
   第19版:特刊
   第20版:特刊
   第22版:特刊
   第24版:特刊
   第26版:特刊
   第27版:特刊
   第28版:特刊
百年汪老礼赞
高邮人圆了一个梦
梅花糕·油端子
炸糖糕的另一种记忆
小城的树
孩子无假病
高邮报副刊03高邮人圆了一个梦 2020-04-17 2 2020年04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