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醒来,一看时间,才一点钟,早醒了半小时。我躺在床上,无事可做,只好愣愣地发着呆。
学校不远处是一条国道,喇叭声此起彼伏,不分昼夜。若是平时,还能听见对面小区小心翼翼的喧闹声。扭头看去,小区顶上的天空,闲云舒卷,偶尔有几只不知名的鸟战战兢兢地掠过,仿佛惊弓之鸟。
我的心里突然涌出一股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沧桑感。
一阵吆喝声闯入我的耳膜,撞开了我的心扉:“卖……豆腐花哎……”“卖”字高昂,“哎”字清脆,普通的吆喝词竟如唱歌一般。也许,他就是在唱歌。
我躺在床上,痴痴地想起了过往……
我的童年,要比年少时的鲁迅精彩多了。尽管,它建立在平常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比如豆腐。
那时候买豆腐,并非去超市,而是每天早晨,等候一个骑电动三轮的老人,满载着两大桶养在水里的豆腐。
那时的我觉得,买豆腐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呀,虽然要想买到新鲜的豆腐,就得在东方刚泛出鱼肚白的时候,早早起床。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真傻,一大早穿着单薄的衬衫和短裤,在瑟瑟寒风中,端着装着两块钱的大搪瓷碗,直勾勾地看着大圩,等待那辆电动三轮车。
可如今,那辆车的消失,也许才是最叫人痛心的。
上了初中,平日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家中许多物事的样子皆已模糊,可寒风中站立的少年,我将铭记在心,永不忘记。
云隐到了高楼的后面,我第一次惊奇地发现,城市的天空竟也这么蓝。那是一种直击灵魂的蓝。
“卖……豆腐花哎……”吆喝声渐行渐远,最终归于寂静。车辆的喇叭声再次占据了上风,可我的心中,依旧有一个声音:“卖……豆腐花哎……”
伴着吆喝声,我又进入了梦乡。
指导老师 王子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