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水利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解放思想谋发展 改革创新强服务~~~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放思想谋发展 改革创新强服务
以新担当新作为谱写水利事业新篇章
  □   高邮市水利局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扬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高邮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市水利系统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学习新思想,担当新使命,建设水生态,服务高质量”活动主题,动员全系统党员干部和职工,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积极践行新思想,以新的担当作为谱写新时代水利事业新篇章。

  持续解放思想,排查差距不足

  近年来,我市水利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水利法治建设示范点称号,创成了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同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扬州县(市、区)水利综合目标四项考核工作连续取得扬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但与此同时,在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主要表现在“一直都很好”的美誉心理逐渐滋长、“一亩三分地”的条条框框已然形成、“一个办法用到底”的发展方式亟需改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疲沓心态时有表现等。

  在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扬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高邮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过程中,市水利部门党组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在传统的水利工作中,我市一直保持在扬州市、江苏省乃至全国较为靠前位次,但随着现代水利发展理念的确立,对照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对水利工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摒弃自满思想,打破思维局限,跳出部门框架,系统思考水利的工作在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方面是否到位,与人民群众要求期盼是否吻合,与省内一流水利工作或其他行业对比是否还有差距。

  “水利部门是政府办事机构,我们所做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市委、市政府的意志、态度和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囿于站位不高、就水利抓水利的常规工作状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局限,树立大局意识,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发展、谋划推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智慧力量,积极构建‘大水利’格局。”市水利局局长潘玉华说,多年以来,上级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政策、制度、规则和规范体系,也形成了水利人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生硬老套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模式。针对新时代水利工作转型任务重、标准要求严、巡察督查多、规范程度高,一些党员干部一时难以适应的实际情况,市水利部门通过开展“学习新思想,担当新使命,建设水生态,服务高质量” 主题活动,聚焦水利局当前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短板和焦点难点,面向全局征集问题和建议,梳理出5类15条具体问题。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和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用苦干实干、担当作为的典型引领大家、用“有为才能有位”激励大家,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鞭策大家,进一步修复和匡正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从而牢固树立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局观念和勇于担当精神。

  为做好示范引领,局领导班子率先作出承诺:凡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不推不让、不折不扣完成;凡是有利于高邮发展大局的事项,必须想方设法积极支持;凡是发现其他地方有类似做法或通过努力能争取的,都事先做好前期研究论证,既要坚守底线,更不轻易说不。

  全面对标对表,明确主攻方向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新的形势任务面前,如何体现水利人的担当作为一直是摆在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水利系统通过组织广泛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对新时代高邮水利工作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提出了“三个必须”原则要求。

  在发展的理念上,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四个定位”,着力破除与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不相适应的陈旧观念,树立更高的发展追求,以“扬州领先、全省率先、全国争先”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水利发展的新路径,真正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高质量。

  在发展的方式上,必须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要求,以生态河湖为战略目标,把治水的工作重心,转向更加突出水环境治理和服务河湖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改革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PPP等模式激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河湖治理。

  在发展的重点上,必须立足高邮丰富的水资源禀赋,在积极做好水利基础建设的同时,拓宽视野,优选项目,着力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水利+生态”“水利+旅游”“水利+文化”等多重目标。

  围绕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打造水利特色亮点目标,水利部门还提出了“三种角色”自我定位。

  当好助推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水美乡村”建设为目标,扎实有力地推进一批河道疏浚、水系连通、黑臭河道治理、镇村污水提升等工程,不断探索加大水美村庄建设与观光农业、村庄环境整治结合度,赋予乡村更多“水韵味”,充分释放水利生态红利,建设水岸民居交相辉映的美丽乡村。通过对车逻干渠等骨干渠道进行节水改造,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供给保证率,还使渠道水环境变美了、农村交通能力变强了,村容镇貌变得更加靓丽了。

  当好河湖综合治护的“践行者”。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抓手,在涉水项目服务方面,积极协助设湖涉河涉水项目帮办、代办行政许可审批,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在涉水项目管理方面,制定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管理范围,落实责任划分。据统计,今年以来,市河长办共下发市级河长交办单30份,落实上级河长交办事项5件,有效发挥了河湖管理中枢的作用。围绕省委娄书记对高邮湖、大运河沿线风光带建设的指示精神,水利部门及时联系省厅专家,迅速制定了3套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决策。此外,全力整治河湖“两违三乱”,开展水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整治、“263”行动等涉水环境治理的专项行动,有效解决一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当好水利惠民建设的“生力军”。围绕市委、市政府“向湖战略”,持续推进流域、区域、城乡重点工程建设力度;结合环湖旅游总体思路,创新推动高邮湖退圩还湖项目落地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此外,水利部门还启动实施了高邮湖控制线杨庄漫水闸、庄台漫水闸工程项目和高邮灌区2020年度节水改造等工程;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20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协调推进城市一水厂迁址新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作,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完成湖西菱塘水厂改扩建工程和里运河清水潭水源地、高邮湖菱塘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等。

  积极担当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

  解放思想思路宽,服务大局方向明。今年以来,水利系统上下全面掀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当作为、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受到有关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今年汛期我市一直未形成有效降雨,遭遇了70年一遇的旱情。为切实做好抗旱调水工作,市防指高度重视、超前部署,通过优化配水轮灌方案和节水措施、开启南水北调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各个补水泵站进行补水、人力机械突击清浚内部引水河道、架设临时灌溉流动机泵等方式,利用各种水源进行补水,既保障了北送水量,又有效缓解了运河引水灌溉的压力,在大旱之年未形成旱灾,为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同时,在水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为北澄子河的断面达标,提供了活水保障。

  为保障运河西堤集装箱营地等旅游项目顺利实施,水利部门积极与高宝邵伯湖保护联席会议办公室、江都水利枢纽、扬州市水利局等主管单位沟通,争取管理部门对市委、市政府“向湖战略”项目的支持。此后,市水利部门又与分管市领导共同赴省水利厅职能处室沟通汇报,寻求解决方案。目前,水利部门正积极配合文旅集团编制完整的运河西堤保护和开发利用方案,将相关项目以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形式报上级主管部门行政许可,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合法依据。

  在砂石(散货)码头整治方面,去年以来,水利部门共牵头负责整治砂石(散货)码头44个,其中京杭运河沿线12个、三阳河沿线32个。为确保在今年8月19日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全局上下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积极与属地乡镇(园区)和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主动上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24小时轮班值守阻止违法上货、向法院申请排妨等创新方式,环环紧扣推进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期完成了整治任务。

  针对卸甲镇汽车科创园试车跑道项目选址问题,水利部门在收到企业未申报的情况下,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一方面主动上门向项目所在乡镇和项目方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邀请省属管理单位现场办公,提出解决问题路径。目前,水利部门已拿出通过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湖区保护范围调整和绿洋湖退圩还湖等计划,为汽车科创园试车跑道项目推进提供了可操作方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悦读
   第07版:副刊
   第08版:水利专版
以新担当新作为谱写水利事业新篇章
高邮报水利专版08以新担当新作为谱写水利事业新篇章 2019-09-02 2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