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留学籍应征
投身军营磨炼
据了解,我市今年参加新兵役前训练的近300名“双合格”预征青年中,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他们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弃笔从戎,积极报名应征,立志建功军营,实现青春梦想。汤庄镇联谊村在校大学生夏益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7年,夏益骏从高邮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211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的一名大学生。入学两年,他勤奋好学,学业成绩优异,很有希望被保送研究生。同时,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志愿者实践活动。
“我从小就仰慕解放军,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当兵,我不想给人生留遗憾。”夏益骏告诉记者,上大学后,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今年春节期间,汤庄镇人武部进行兵役登记时,他毫不犹豫报名参军。家人和朋友担心他大学中途去当兵,会影响学业和将来就业前程。他向亲人们作了解释: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两年时间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况且国家对应征入伍大学生有许多优抚政策,给予很多发展路径,解决了后顾之忧。
“考上大学之后,总感觉学习有所懈怠、生活有点散漫,到军营去磨炼一下,青春会增加色彩,人生会更加有意义。”夏益骏表示。
2
为了圆梦军营
苦练瘦身达标
参加新兵役前训练的青年中,有一位家住高邮镇大淖社区的杨靖宇,名字与我国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模一样,长得虎头虎脑,一脸稚气,精神十足。据高邮镇人武部部长蒋长城介绍,小伙子为了身体达标,能够圆梦当兵,刻苦训练,短短20天,甩掉赘肉10多斤。
今年8月初,高邮镇对应征青年进行目测初检,杨靖宇体重近180斤,有点超重。这表明他体重不达标,体检要被淘汰。当兵欲望强烈的他不甘心,找到镇人武部死磨硬缠要留下来,并保证加强锻炼,到正式体检时身体达标。
为此,杨靖宇制定了瘦身方案和锻炼计划,科学膳食,管住嘴,迈开腿。冒着高温酷暑,每天进行体能训练。其中,每天去体育场跑步是固定锻炼科目。一开始,他只能跑上2圈,跑完便气喘吁吁。为了理想目标,他咬咬牙、狠狠心,每天增加运动量,每次锻炼都跑上10多圈,足足有5公里。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高强度的严格训练,杨靖宇体重降到165斤左右,达到了应征入伍体检要求。
“能参加新兵役前训练我很高兴,说明我之前强化锻炼的汗水没有付之东流。”杨靖宇高兴地对记者说,几天集训非常适应,初步感受到了军营的火热生活。
3
精挑细选严训
输送优质兵员
在我市国防训练基地现场,蓝天白云下的绿茵场上,近300名“双合格”预征青年进行列队训练,队队阵容整齐,动作协调一致;大家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生龙活虎,俨然就是一个个军人。
市征兵办秘书组组长袁志良告诉记者,参加新兵役前训练的预征青年素质都不错,入伍动机端正,接受能力较快,服从意识较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通过级级把关精选出来的。
军队的基础是士兵,士兵质量直接影响到部队战斗力。为了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我市在征兵过程中精挑细选优秀青年,严格体检、政治考核程序,全面落实征兵工作责任制。并对“双合格”预征青年,进行严格的新兵役前训练。
市国防训练基地主任胡国龙告诉记者,为了训练好“准新兵”,训练基地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按照现役部队模式,对参训人员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合理设置组织了整理内务、体能训练、队列训练、思想教育等科目,为他们迈好军营第一步奠定基础。高邮镇参训的“双合格”预征青年蒋经纬感慨地说:“役前训练虽然只有短暂的5天,但获益匪浅,让我们初步体验到部队的生活,向建功军营的青春梦想更进了一步。”
通讯员 薛林生 记者 陆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