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海印象
  □  郭德荣

  迁居北海社区已三月有余了,犹如一片树叶,飘落在平静的河湾,既无声响,亦无涟漪,清清静静,任凭时光悄悄流逝。

  北海原是东门外的一片农田。“家住傅公桥,未闻有北海”,汪曾祺老先生早年在家时就未听说过,可见并不出名。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时期,曾热闹一阵。那时,我在邮中上学,全校师生不上课,一齐开到北海、南海两处搞深翻。满田遍野红旗翻动,歌声飞扬,莘莘学子,青春年少,真是个个意气风发、热血沸腾啊,不怕苦,不畏难,决心用尖尖的十指,掘地三尺,实现粮食高产,放上一颗大卫星,令全球瞩目。现在看来很是荒唐。当年被少男少女们深翻过的这片黑土地,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发成繁华的商城、剧院、菜场和鳞次栉比的市民住宅区,故而美名远扬了。

  我住的地段叫北海三村。这城中之村,闹中有静,景色诱人。且看街道两旁直立着香樟、广玉兰等常青树木,粗壮旺盛,绿荫遍地。间有簇簇樱花恣意怒放,灿若云霞。路边的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或翠绿娇娇,或黛色苍苍,无限生机。在蓊蓊蒙蒙的枝叶间,还活跃着一群小麻雀,时而上下翻飞,相互追逐,时而落地觅食,喳喳叫个不停。一对不知名的黄色小鸟,高踞枝头,婉转歌唱,其声清脆悠扬。更有一只斑鸠,只听见“咕——咕咕”地连声叫唤,忽东忽西,就是不见踪影。洒水车来了,是定时浇灌花木的。工人们手持龙头,喷出一道道水幕,送来一大片清凉。

  在小区内漫步,碰面最多的算是薛大姐了,她敦实勤快,高声大气,身穿绿色工作背心,是位环卫工。她除了把路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外,还不停地做好事,看见老人上台阶吃力,伸手拉一把,谁家老太买菜重了点,就帮忙送到家,说是举手之劳,小意思。一个月前,她送我一份《高邮日报》,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印着她出席省见义勇为表彰大会的报道和照片。啊,站在我面前的不仅是位助人为乐的环卫工,还是一位冒险登高救火的勇士!其形象更觉高大,也更令人肃然起敬了。

  小区内有很多猫,黄、黑、白、狸花各色都有。我们刚搬来时,有一老太就上门打招呼:这些猫无主,请把吃剩的饭菜留下来喂猫,不要伤害它们。我对此很感兴趣,数了数,大概有七八条,有的躺在墙角下,伸懒腰晒太阳,有的坐在树荫里,眯眼呼噜噜地“念经”,悠闲自在,身圆体胖。一天傍晚,我看见邻家一位小哥下班回来,不进家门,先“咪——咪”一声叫唤,猫们呼地一下聚拢在他脚旁。这小哥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面包、米饼,一一掰开,依次喂到猫的嘴里。猫在叫,人在笑,和谐融合,其乐无穷。

  前几天,北海社区通知我去登记。路上,我习惯性地将两手插在上衣口袋里,蹒跚前行,忽有“好事者”拦住我,晃着白发,声正色厉地说:“你走路这么困难,手还敢插在口袋里,万一跌下来,爬都爬不起来!”说后又补了句:“不是我多话哦,是老人关心老人。”我真像犯了错的小学生,正接受老师的训诫,只得诺诺称谢。

  从社区小楼出来,见楼前有块小广场,布置不少健身器材,许多人在活动。广场的东面有座曲折回廊,老远就看见高悬的匾额,上书草体,其势龙飞凤舞,气韵非凡。上面陈列的都是高雅的诗词作品,走近仰视,怎奈老眼昏花,模糊难辨。旁有一位晒太阳的老先生,主动上前一一指点,对其间的名篇佳作,或吟或诵,抑扬顿挫,陶醉于美妙的意境之中,我亦深受感染,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美餐。

  我徜徉在邮城北海,北海很美,我庆幸在这里落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副刊
   第06版:美食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北海印象
高邮鸭蛋
蚕豆你说话
满嘴槐花香
铮铮铁骨的见证
圣母院
高邮报副刊05北海印象 2019-05-27 2 2019年05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