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去年共实施项目114个
~~~去年共实施项目114个
~~~去年共实施项目114个
~~~去年共实施项目114个
~~~去年共实施项目114个
~~~去年共实施项目114个
~~~去年共实施项目114个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成效初显
去年共实施项目114个
  本报讯(记者 子杼)2017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一年多来,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成效如何?记者日前从市农委获悉,2018年,全市上下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排定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共实施农业结构调整项目114个,其中乡镇(园区)书记领办项目13个、镇长领办项目13个,分年度项目88个,112个项目均按序时完成目标任务,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8年全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呈现出农业种养新品种引进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新模式势头发展强劲、农业发展新业态潜力优势明显、农业生态新要求保障措施有力、农业经营新体系成效日益彰显等显著特点。梭鲈、娃娃鱼、澳洲龙虾等人工养殖的新品种在我市首次出现;鳜鱼、小龙虾、黄鳝、葡萄、猕猴桃、小樱桃的种养规模进一步扩大。稻鸭共作、稻虾共作、藕虾共生、林牧结合等生态模式的大力推广,使农业生产从过去的“一年两季”“一地一用”逐步向“一地多用”“一水多养”转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业的生产组织、市场开拓、对外声誉等均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全市新增了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新认定8家高邮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获评中国湖泊河蟹产业发展示范市,甘垛镇、临泽镇获省“味稻小镇”荣誉称号,“高邮湖大闸蟹”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被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和农产品电商,创成省主题创意农业园、省园艺作物标准园、扬州市“十佳”休闲观光农业单位各1个以及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7个,5家企业获评扬州市级农业电商示范企业。

  在新品种、新模式、新业态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明显提高。单养小龙虾、梭鲈、黄颡鱼等亩均效益达到5000元以上;优质食味稻米(南粳9108)种植的亩均效益要比其它品种净高出133.9元,全年可增收2825.29万元。稻鸭共作有机栽培、绿色栽培分别比常规水稻种植效益亩增674元、304元,增幅达79.7%、35.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身心健康
   第04版:专版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副刊
   第08版:特别报道
高邮市民守则
依托城市核心板块 大力发展“城区经济”“三室经济”
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基层群众
规范用工行为做到“六要”
全市突出环境问题清单公布
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成效初显
报头
高邮报一版要闻01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成效初显 2019-02-22 2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