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轮船
  □ 刘金祥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家乡人不要说出远门,人们有时在家门口出行或从事生产劳动也得坐船,那多是小的“三板子”木船或后来的水泥船。

  水乡人无论老的小的“玩船”几乎都是一把好手,这好似草原上的人骑马一样,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因为生活所需,必须得会。水乡人用船都是通过人力助行。如用竹篙撑船、摇橹、划桨、拉纤、借助风帆等,遇到哪儿搁浅,船上的人便下河用肩膀扛着船帮抬起前移。

  那时,家乡人到镇上就算是进城了,而有的人一生也没有进过“城”(集镇)。缘何?一年到头除大年初一上午,其余364天半生产队几乎每天都安排农活,下雨了还得补上“早工”“夜工”。再者“无事上街小破财”,一天做了几分、十几分工,折算下来就是几角钱,谁舍得?故当年没有相当特别的事,人们是不去镇上的。

  别看时大伯难得出门,可他却是个老时髦。因为他的一次“乘船”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一天早晨,时大伯到镇上供销社卖自己织的“麦秆辫子”,因为织得多,卖了三四块钱呢!这次他没有亏待自己,先到“馆子”里下了一碗馄饨吃,又买了两只麻团、两只烧饼,准备带回去给老婆孩子吃。然后在街上转了转,当他转到轮船码头时惊呆了:他看到了轮船。听人说这家伙不用篙子撑,也不要人摇橹,就能在水里行走。他越看越蹊跷,当即决定坐一趟体验体验。他到码头售票处买了张票,从镇上到苗圃,一角五分钱,从上午10点多等到下午1点半上了船。

  票上没有指定座位,他不识字,也看不懂,但他很聪明,径直就坐在靠近窗户的长板凳上,面朝船头,他要看个究竟,看这东西没橹没篙没桨在水里到底怎么行走。轮船发动前,他几次要到船头去看,都被服务员拉到船舱里:

  “你掉到河里怎么弄?”

  “我会游泳。”

  “你知道船下面的螺旋桨吗?”

  老时愣住了,半天没说一个字。他根本没听说过,更听不懂。

  轮船发动的一霎那,他不觉身体突然往后仰了一下,自言自语道,这家伙力气不小啊,好在听了服务员的话,不然,要是真的跌到河里,碰到下面那个什么桨就不得了了。

  轮船在水上快速地行驶,他目不转睛、痴痴呆呆地看着船尖两边飞出的一束束浪花和大大小小、活蹦乱跳的水珠。

  大约过了半个把小时,离镇上十来公里的苗圃码头到了,他听到船上有服务人员喊:“苗圃到了,请到苗圃的旅客准备下码头。”这么快呀!

  时大伯去苗圃做什么?其实他一点事也没有,完全是在兴奋之余,想看个稀奇,坐个稀奇,而且他根本就没考虑过怎么回去。第一次到苗圃,虽说离家不远,可人地两生,认不得路。好在他脑子灵活,下船时就留了个心眼,问船上服务员:“我回去还搭你们船啊,你们船几点到?”“明天中午12点左右。”服务员答道。

  啊,今天不回头啊,还要等到明天啊!那怎么行呢,我还答应队长下午回去挑泥渣的,十几分工呢!时大伯当即决定:往家走,反正不远,轮船走十来公里就是个把多小时,到家也就十几里路。可是这一走就走了三四个小时,路不熟悉,好在他会水,遇到几处没桥的河道就洴河,小褂子、裤头儿、买的东西托在手上踩水,但到家时天已经乌黑了。

  虽说泥渣没挑成,十几分工没有拿到,还被队长批评了一通,但时大伯不后悔,反而很自豪,因为他是通庄上第一个坐轮船的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秦渊名字的历史价值
汪曾祺的江阴情愫
坐轮船
高邮报副刊03坐轮船 2019-02-15 2 2019年02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