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环卫处共服务企事业单位3621家,无害化填埋处理城乡生活垃圾19万吨,清洗道路里程约3.5万公里,清理装修建筑垃圾、各类杂物近3.98万吨,城区累计更换垃圾桶950只,办理市长寄语、12345、百姓诉求共计195件,满意率达100%,数字化城管督办单完成率100%。
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积极开展“三清”专项行动
2018年,环卫处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体要求,以最新、最严、最高的标准认真做好综合检查评估等系列工作的部署,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动员部署各基层环卫所(中心)和市场化物业公司按照创建要求和责任片区的工作实际,在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和更新升级的同时,组织开展“三清”专项行动。
道路清洁行动。在完善市场化保洁运行管理机制上,落实城区重点路段、区域、节点的“定人、定岗、定标准、定责任”保洁制度,要求各物业公司增加清扫保洁人员,强化内部管理,强化垃圾清运管理调度,着重解决漂浮物、杂物等破坏城市道路整体形象的问题,加大对主次干道垃圾桶巡回收集清运的频率,做到及时清运、车走地净、无垃圾遗洒。
路面清洗行动。积极组织环卫职工开展清洗路面、路牙,综合运用机械化与人工结合模式,实行“冲、洗、扫”“三位一体”作业模式,做到定期清洗、精准管理,同时针对部分主次干道油污问题,着力加强餐饮业集中、人流量较大区域的地面油污清理工作,定期组织清洗人员分区划片,每周组织2-3次的清洗,有效提升路面整洁度。
道路清尘行动。为全面提高城区机械化洒水作业率和机械清扫作业力度,一年来,对城市主要干道实行每日四轮洒水作业模式,有力控制道路扬尘。同时新购置1台道路护栏专业清洗设备,对城区护栏实行轮转巡回作业,全力解决护栏积尘问题。此外,针对城区工地出入口车辆带泥上路问题,通过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由作业车队及时调配洒水车、清洗车跟踪作业。
扎实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共筑民生幸福根基
完成城区老旧公厕提档升级。在2018年结合旧城改造和广场、风光带、公园体系、景区的建设,优先选择了城区背街后巷老旧、居民群众迫切希望的20座公厕进行提档升级,19座公厕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在管理方面,新提档升级的公厕均按照1人1厕保洁标准实施常态保洁;与此同时,还积极配合政府办,推动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公厕向市民全面开放,努力打造10分钟如厕圈。
持续推进环卫综合作业市场化改革。深化环卫作业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强创新政府购买城市管理领域的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坚持增量、扩面、提质原则,积极增加政府购买包括厕所保洁等领域的服务项目,适时适度扩大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覆盖面,组织公开招标。
以推动源头管控为切入口,渣土管理实现新突破。一是注重建筑工地源头管控,会同建管部门,努力加强施工单位、渣土处置单位宣传教育管理,做好源头扬尘防治工作。二是加强建筑垃圾行业管理,指导11家渣土运营企业,抓好安全生产,促进规范运营。三是持续开展建筑垃圾运输专项联合整治,会同交管等部门严打违规运输工程渣土行为,禁止车况差、卫星定位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车辆从事渣土运输。全年组织联合执法行动11次,督促更换破损放大号牌66辆,现场整改19辆,教育批评不符合规范的渣土车92辆。
紧盯垃圾分类项目序时进度 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
垃圾分类收运处设施体系建设
我市垃圾分类试点探索工作启动于2017年年初,按照“垃圾分类末端推前端”的思路,截止2018年11月底,我市末端处置设施建成了日处理700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筑垃圾消纳场、可回收物分拣和大件垃圾拆解中心、有害垃圾暂存库、农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各1座;中端分类运输车辆购置完成了50部垃圾分类收集车、配置2部餐厨废弃物专用车;前端分类投放设施设置了200组分类果壳箱、870座分类宣传收集亭。以分类示范创建为引领,全市120多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强制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建成了分类示范教育基地1个,创建三垛镇、临泽镇、菱塘乡3个分类示范乡镇,实施分类小区35个(含5个示范小区),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等15家牵头挂联城区15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创建康华、南苑2个分类示范社区。
构建协调推进的分类工作机制
以规范性文件形式统筹协调全市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以市政府、市两办发文名义出台三个文件,《高邮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高邮市2018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高邮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分类工作有序开展。在高邮市委、市政府和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指挥和协调下,统筹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综合协调、检查指导、督促考核工作。各乡镇(园区)、部门已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我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
建立网格化管理牵头挂联工作机制。垃圾分类和治理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在总结我市“四城同创”城区网格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机关单位表率带头作用,构建机关事业单位牵头挂联到15个城市社区,共同构建垃圾分类与治理的网格化管理工作责任体系,形成“精准分类、规范投放、严格管理、确保常态”的工作新机制。
建立督查推进工作机制。为确保推动有力、工作有序、考核有抓手,与市委办、政府办共同出台《高邮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考核办法》文件,明确网格化管理责任牵头单位和挂联单位所对应的社区责任分工,以及实行分类层级化考核的要求,由市垃圾分类办负责考核属地政府和网格化管理牵头单位,网格化管理牵头单位负责考核所牵头的责任社区范围内的挂联机关事业单位。形成全面考核、定期通报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情况势态,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