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计算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其中低年级计算教学又是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和掌握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克服计算教学的弊端,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计算兴趣。
巧用多媒体,可以唤醒孩子计算兴趣。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指出,低年级学生处于认知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枯燥的计算缺乏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这种遗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渲染气氛,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课堂,有效地唤醒、激发、培养低年级学生在计算中的兴趣。
创设有效情境,可以激发孩子计算兴趣。情境教学,是教师针对学习内容有目的地创设针对性强、具体形象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低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上课不能够长久地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来因素干扰。因此,在计算教学中,需要随时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譬如,童话情境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创设,适合该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学生充满童真,能展开无限的想象,在他们的认知意识中,可爱的小动物、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美丽的鲜花与小草、新鲜的水果与蔬菜……才是他们熟悉的、认可的、倍感亲切的“学习伙伴”。所以“儿童化”的童话环境,拟人化的情境设计,甚至是虚拟的故事角色,都可以很好地架起数学知识与儿童世界的桥梁,有助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计算兴趣。
渲染竞赛氛围,可以增强孩子计算兴趣。低年级学生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教师可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巧加利用,增强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兴趣。比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算24点”比赛,在四人小组内进行选拔,然后班级内进行决赛,获胜者颁发奖状和小奖品。由于是比赛还有奖品,低年级学生的兴致都很高,全力对待。
开展游戏练习,可以巩固孩子计算兴趣。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富有童趣,这样相对枯燥的计算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产生跃跃欲试的情绪,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计算练习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