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炫民族风的回回湾!
  □菱塘民族初中 杨志娟 杨国华

  菱塘回族乡是历史悠久的回回湾! 清真村是乡里最古老的回民村落。

  从唐代第一批避难胡商踏上菱塘这片湖山深藏之地,经过千百年来的繁衍,如今已成一个熙熙攘攘的民族村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在坚守信仰、恪守习俗中前行,在包容共荣、和谐和睦中发展,用智慧和美德做经线,用勤劳和奋斗做纬线,共同织就民族之乡珠联璧合的美好蓝图。

  现如今菱塘回族乡的集镇建设日新月异,在集镇建设了现代化的回民小区,但环绕清真寺的清真村仍然是菱塘回民主要的聚居区。这里的古清真寺成为菱塘回族乡传统建筑和回族文化的缩影,也成为菱塘回族乡回族文化旅游的核心所在,成为集工、农、林、旅为一体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标志。

  朋友,请跟随我一起去清真村看看吧。

  从菱塘集镇出发,沿着一条七、八公里长的江苏最美乡村公路——民族大道北行,走不到四里路,你老远地就会看到耸立在大道中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牌楼,“清真村”三个烫金大字会炫亮你的眼球。挺拔的银杏、轩敞的凉亭,堆砌的湖石、独特的景灯,绿化、香化、美化、亮化了这一路程。据村主任介绍,这里经过精心的规划、有效的开发和分步的实施,目前已经成功地开辟成农耕园、桂花园、红梅园、银杏园、樱花园、海棠园、紫薇园、红枫园、香椿园,并开辟采摘区、健身区、采菱区,垂钓、茶吧、生态木屋、音乐广场、特色餐饮等,成为具有设施齐全、民族特色、现代服务的休闲农庄。

  再往前走,菱塘古清真寺便突现在你的眼前。它的前面是一个广场,入口处有一座东向的足有两层楼高的雄伟牌楼,会一下子占据你的灵魂。走近清真寺,你会觉得青砖乌瓦的建筑,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它绝对是一幅水墨画。寺内一棵三百多年的银杏、一棵一百多年的金桂、一幢清真寺陈列馆以及两块当年布施清真寺田房碑记、修建碑记等,更增添了古寺的厚重和承载。清真寺周围回民住宅区亦极具民族特色。它们和清真寺及路东的清真村部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真正一枝独秀出菱塘汉文化圈中的回民家园。

  由清真寺向北,不到三五里,便到达岗坂头。这里地处高邮湖边,曾是历史上有名的下阿溪,曾经是唐朝的古战场。公元684年,武则天闻讯徐敬业在扬州谋反,在岗坂头屯兵,便出师征讨,结果徐军大败。有诗为证:“效逸全师出泗州,下阿溪畔战云收。至今愁读宾王檄,呜咽寒塘水不流。”(清·董对廷《秦邮杂事》)

  其后,岗坂头这地方还经历过许多战事:

  咸丰6年,回族抗倭名将左宝贵曾率部从扬州北上,从公道桥辗转到菱塘桥流动作战,追击残匪至此。

  咸丰八年(1858年)至同治6年(1867年),太平军王陈玉成、李秀成等率部同清军在高邮、菱塘、天长等地作战,激战转战至此。

  北伐期间,北洋军阀孙传芳部被国民革命军打得丢盔弃甲,一支由北方人组成的溃军误把“菱塘”当“雷唐”,陷入三面环湖的菱塘,溃败奔逃至此。

  抗战期间,民间抗日武装力量陈文部队,在天长与日寇激烈交战,因寡不敌众,转战撤退至此。

  ……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湮灭。水涝的灾害也早已不存。菱塘将十多公里的环湖大堤打造成美丽的风光带。这里将逐步建成菱塘回族乡的湿地公园、湖滨生态度假村,湖上观景,水上游乐,水边垂钓,沙滩洗浴,野采鱼宴等,会让你乐不思返。

  当然,如果来清真村游玩,千万别忘了饱饱口服,一定要亲口尝一尝这里的盐水老鹅、五香牛肉、盐水湖虾,卤水仔鸽、双黄鸭蛋、清蒸牛肉丸、银鱼炖鸡蛋、白菜烩羊肉等。

  如果碰巧你还赶上这里的回族人家的婚丧嫁娶,其人其事,其情其景,一定会让你真切体会回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强烈感受到回族文化特有的魔力和魅力。

  啊,回回湾!最炫民族风!更富民族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副刊
   第08版:公益广告
高邮市民守则
高邮市民文明行为10条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唱民族团结赞歌 谱和谐发展篇章
高邮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征文获奖名单
走进“小世界” 融合彝汉情
回乡初夏情
最炫民族风的回回湾!
励志书
三月的水乡
高邮报专版04最炫民族风的回回湾! 2018-10-12 2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