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字分量极重,世人切勿等闲视之。
情,是友善的人心的交流。
情、情感与情商有关。情商,又称情绪智慧、情绪智商或情绪智力,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认识自己的情绪;二是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人认为,情商并无先天性差别,更多与后天培养息息相关。还有人认为,20%的智商加70%的情商,人生就能获得成功;具有80%以上的情商,就能使人幸福一生。
人不可缺智,人尤不可缺情。情之有无、怎样,关乎着人性、人品和人格如何。人无德则不立,无情者必缺德;人缺情则无爱,无爱者则不兴。无情之人,必是心如冷冰硬铁,形似枯木槁草,恰如冷血动物;无情之人,必是心理灰暗,性情孤僻,行为乖张,不合群、不入流,自我封闭,被边缘化;更有情失、情毒之人,对他人、对社会生出危害,为众人、为社会所抛弃、所不耻。
人间情多,家国情,舐犊情,乡情,友情……亲情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根本的,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亲情之失,是情的最大之失、根本之失。所以古人说,“百善孝为先。”鸦反哺,羊跪乳,动物尚有亲情,而况人乎?
情何以无?唐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商人重利轻离别(轻情)”。商品经济大潮涌动,一切向钱看;在价值观取向上,以钱财多少论成败、论英雄,使人迷失情性,缺情失德,这是无情之人日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知识分子成堆之处,在“高知”集中之所,在子女培养上,人们相互攀比较劲、明暗角力竞争,给孩子以极大的压力,失之情商的关注与培养,是又一个重要原因。
情何以有?《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曾名《情僧录》,第一回中说:“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色,即“目遇之而成色”的色,即相,也即形象,影像,图像,就是今人所谓“客观存在”,或曰“客观实在”,就是有情无情的万事万物。“由色生情”,是人对“客观实在”的观察、认识、体验、感悟乃至感恩的情感生发过程,比如“受人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等等。佛所说“空”,是说万事万物皆无常形、无常势、无常在,即如哲学家所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即如世人所说,“穷不会一世,富不过三代。”一切穷通富贵都是暂时的,都如过眼云烟,而情,则是永在的。——比如阳光雨露养育万物之情,父母养育子女的天性之情,天生万物养育人类之情等等,是永在的。那么,接受者的“涌泉相报”之情,岂可以无耶!
人应首先具有同情心。同情之心是“有情”的根本和前提条件。同情之心得之于设身处地,得之于角色易位与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人无同情心,牛马不如!
重视情商,重视情感的培养,毫无疑义,当从娃娃抓起,当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