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得的美味
  □  葛桂秋

  锦衣玉食的生活往往什么都是无味的,而在困窘的岁月,一餐可口的饭菜,一碗平常的食物,留给你的可能是绵绵不断的念想,经过美食刺激的味蕾,会永久储存下这难得的味道。

  我小的时候是在没有油水的生活中度过的,灶台上壶子里的食油都是定量的,必须要算着用。每天做菜时,祖父就会用一把调羹从壶里舀出半勺放进做菜、烧汤的大锅,多几滴也不行。冬天茨菇咸菜汤、夏天青菜豆腐汤是我家不变的食谱,变来变去的只有汤碗里飘上飘下的油花。

  常年缺少油水的肚子寡寡地难受,心里想着的就是啥时能够美美地吃上一顿肥肉,这是什么也比不过的最好享受,而只有等到过时过节才能有这口福,所以,儿时的我特别巴望着过节。每到大的节日,兄弟姊妹们就会享用到母亲最拿手的好菜,她在砧板上一刀一刀斩出来的肉圆又细又嫩,诱人的味道欲罢不能,难得的一次大餐肯定要尽情地饱食一顿,看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特别开心。

  平常的日子却少有这样的味道,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一口口粗茶淡饭。偏爱我的母亲隔三差五就会拿着那把磨损了的木柄铜铲子,从搪瓷缸里挖出一块猪油放进烧热的锅里,为我做一碗油炒饭,有时没有猪油只好舀一勺菜油将就一下。凝结的猪油在热锅里很快化开,冒出的油烟充满了整个空间,母亲把成团的米饭在油锅里打散,翻来覆去地几铲子一炒就差不多了,起锅前撒上一撮碧绿的小葱花,一碗油滋滋的炒饭黄灿灿、香喷喷的,吊足了胃口。若有个伤风脑热的时候,母亲还会在早晨煮粥的锅里为我炖一只油汪汪的鸡蛋,并让把炖蛋的油喝进肚里。据说用豆油炖蛋可以止咳,这是个很灵验的秘方。

  看着现在的孩子十岁生日宴会那么气派豪华的场景,我就想到自己的童年,比起来简直是望尘莫及。那年我十岁,从春暖花开的时令就开始盼了,盼着生日的这一天,一直盼到冰天雪地的季节,盼望着属于自己的新衣,属于自己的盛宴,可盼到的是父亲从乡下捎来的一封信。母亲捏着信不让我看,有点神秘地让姐姐悄悄读给她听。愈是不让知道我愈是要探个就里,原来父亲信中说的是他工作忙回不来,某某的生日不要铺张浪费之类的话。当无数的期待突然间落空,无法想象那时的我究竟怎样地失望,一气之下也给父亲写了一封信,问他什么叫铺张浪费,在家里我还没见过铺张浪费什么样子,家里有什么可以铺张浪费的?写好的信叠着放在内衣口袋里,直到磨得字迹模糊也没有寄出去。母亲见成天赌气的我闷闷不乐,又劝又哄,生日那天,买回一些鱼肉,算是庆贺了一番,总算让我的心情平复了下来。若是现在的孩子,谁还会在乎这些啊。

  生活就是这么奇怪,在别人寻常眼光来看无所谓的芝麻小事,自己却真切地记住了,不仅仅是记住,还记得无法淡忘。没有油水的日子是粗糙的,一个星期天,住得离家不远的大姨趁人捎话来,叫我们几个兄妹去尝尝她烧的好菜。我们如约到了大姨家,还没到晚饭时间,她就在天井里放一张小条桌,我们围坐在一起,等待美食的降临。不一会,她从厨房端出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野鸡烧茨菇,往桌子中间刚一放稳,我们四五双筷子就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出击,端菜的大姨脚步还没来得及挪动,大碗就见了底,看得院子里的邻居也直瞪眼。见我们意犹未尽,大姨拿着空碗又返身去厨房盛了一碗,一刻工夫,又如风卷残云般被扫荡一空,我们几个抹着油腻腻的嘴唇十分地满足。

  逢到周末,兄妹几个还有一个好的去处,就是步行到镇东北十里地左右的大姐家去串门,中午可以在那打个牙祭。大姐夫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大姐也下放在这个村里,我们走到村口,认识的乡亲就喊起来了:高校长,来亲戚啦!只要一见到我们,大姐、姐夫就忙了起来,一个去村里的肉摊上买猪肉、割猪肝,一个从屋梁挂钩上的篮子里拿出几个鸡蛋……不一会,大灶上的锅就烧得嗤嗤啪啪响。大蒜炒猪肝、韭菜炒鸡蛋、萝卜红烧肉,还有鲫鱼汤,一个好菜接着一个好菜,兄妹几个一点斯文也不装,来什么吃什么,吃得有滋有味。吃饱喝足后还要用竹篮拎些山芋、萝卜和南瓜、棒头什么的回来,一路上又再早早地计划起下一次的行程。

  大姐一家作为知青返城后,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好起来,可不管什么时候,那时享到的口福竟还一直清清楚楚地在脑海里映现。那样的年代里,人们生活的目标更多地为了糊口和生存,能多得到一口美味的食物多不容易啊!这既是物质上的饱暖,还有比物质更珍贵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温暖。

  我们兄弟姊妹长大了,有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小家,可是父母亲却希望我们经常回到他们身边。每次听说我们要回去,母亲早早地就动手准备了,忙得不亦乐乎。雪白的鱼圆,金黄的虾饼,红烧仔鸡,猪油渣鸡汤汪豆腐,肉末烧粉丝,摆满了一桌子的佳肴款待我们。用餐时母亲又总要把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肉圆移到我面前,还是用我儿时记得的眼神看着我,不住地劝我多吃一点,可我在她的面前再也没了小时候那样的吃相。见我吃得不多,母亲有些不安甚至有点焦灼起来,不停地问是不是口味不好,是不是太咸太甜?我说都不是!母亲又不放心地问那是什么,无言以对的我只好说,是你做的菜太多了!

  就这么一年又一年,只要孩子们回家去,母亲每次都是这样地忙活,亲手做出很多的美味,直到她渐渐老了,动作也越来越迟缓了,还是恨不得倾其所有,让我们多吃下一些她做的好菜。父母亲也知道那种穷日子的时代已经变了,子女们生活富足,他们只是为过去没有条件让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享受美食感到遗憾,他们是要把我们小时候想吃却很少可以吃到的东西弥补给我们,让我们吃个够。然而,没有油水的日子早已经过去,一切再也不会回到当年。

  真正的美食让人身心愉悦,引人无限遐想。如今好吃的食物太多太多,山珍海味也不稀奇,可是人对于美食的记忆是有选择的,真正烙下印记的还是在没有油水的那些干涩粗糙的日子里,曾经享用过的一饭一菜,即使再平常寡淡,也超过任何珍馐佳肴,这是现今所有美味都无可替代与复制的。因为这普普通通的家常饭菜里面,有的是在困顿里求生存、谋进取的养分和能量,这其中的五味杂陈,分明是一段多彩的生活,一种难忘的滋味,一份无法言喻的情感。动荡与不安,成长与追寻,深情与怜爱,亲切与温暖,所有这些融汇在一起,都是铭记于心的味道,让我至今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副刊
   第08版:专版
杂鱼好吃丝卡多
难得的美味
我的老师
永远是风景
夜听巴赫
高邮报副刊07难得的美味 2018-08-03 2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