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十也不惑
  □  杜怀阳

  母亲九十高寿了,虽然耳朵有些聋,眼睛有些看不清,但她老人家神智清楚,思路敏捷,说起话来中气很足,反应也快。平日里,母亲除了伸伸腿、弯弯指头、活动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外,坚持“三看”:看时钟、看挂历、看电视,看完后还总得唠叨一阵或议论一番,有时还会出其不意找出个话题问我,经常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回答或解释。

  这不,“七夕”当天中午刚吃饭,母亲便自言自语:“今天又是个什么节呀?挂历上一个‘七’字加个什么字,古里古怪的,叫人认不得也记不得。”当时,我猜想:母亲不认识的字应该是“夕”字。因而,她自然不知道“七夕节”是什么节,但她又不好意思老问我,只好自言自语看我理不理。当我告诉母亲“那个字读‘夕’,那个节叫‘七夕节’,就是牛郎会织女的节”后,母亲似乎懂了也满意了,不再作声。

  还有一次,也是在吃午饭时,我们已经开始动筷子了,母亲却坐在那里动也不动,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果然,过了一会儿,她忽然问我:“‘提手旁’加个‘母’字是什么字呀?”我一时搞不懂母亲怎么想起问这个字的,暗自嘀咕:这是个“拇”字呀,母亲问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猜了一会儿,我实在找不出缘故,只得先告诉她这个字是“大拇指的‘拇’”字。谁知,母亲听后脸上并没有任何表露,还是自言自语地在叽咕:“这个‘入拇’是个什么玩艺呢?”听母亲这样说,我便问道:“您是在哪里看到这两个字的呀?”母亲回答我说:“在挂历上看到的。”于是,我便站起身走向挂历,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挂历翻开的是当天日期,顺着挂历上一排排有大有小的字找下去,我发现其中一栏写着“入梅”二字。顿时,我明白了:母亲看到的字就是这两个字,由于她眼睛看不清,误把“木字旁”看成了“提手旁”,也把“每”字看成了“母”字,所以才提出个让我莫名其妙、难以回答的问题。回到饭桌边,我大着声音对母亲说:“您看错了。那不是‘提手旁’而是‘木字旁’,旁边也不是‘母’字而是‘每’字。挂历上写的是‘入梅’两个字,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母亲听后摇了摇头没讲话,隔了一会儿,她才似有所悟地对我们说:“到梅雨天了,要下连阴雨了,东西都会上霉,你们赶快趁天晴把衣裳被单拿出去晒一晒吧。”

  母亲每晚都准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连播》,眼睛看不清就坐守在电视机旁盯着荧屏,耳听不到干脆就不开音响。尽管如此,她看得特认真特仔细,第二天吃饭时总要给我们叙述一番头天晚上看的内容。外国首脑来访问,她看过后就会自豪地对我们说:“中国强大了,外国人都跑的不歇火!”解放军抗灾救灾,她看过后就会心疼地对我们说:“那些解放军太辛苦了!”前些日子,我那在美国工作的侄女回国讲学,期间回来看望她,母亲还给侄女上了一堂课:“美国有什么好啊,现在我们中国也不比它差!”

  母亲每天坚持看时钟、看挂历、看电视,不仅活动了身体,也活络了脑子,因而,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九十岁的老人。其实,现在家家都一样,生活幸福,环境优美,邻里和谐,后代孝顺,老人们不烦不恼不愁不怨,精气神旺盛,身子板硬朗,活到百岁的多得很。因此,老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按我说,九十也不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叉鱼
九十也不惑
走进老区(歌词)
上学路上
少年赶集
教师
桂香馥郁的思绪
高邮报副刊03九十也不惑 2017-09-26 2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