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一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三年,我们的重大项目投资体量不断扩大,建设力度持续加强,仅今年1至6月份,我区就新开工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其中1个10亿元项目、1个5亿元项目),竣工投产4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18个亿元以上项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创造央企落户高新区零突破记录的中航VCI金属复合涂层材料重大项目,自开工以来进展十分顺利,其一期主体厂房现已建成,研发大楼正式投入使用,部分生产线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
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三年来,高新区一方面“有中生新”升级传统产业,通过调优产业机构、提高产业质效、增粗产业链条等方式,提升绿色照明、太阳能光伏、电线电缆等三大传统特色产业的后发力量,使之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无中生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准国家发展大方向、抢抓国家发展新机遇,努力从自身特色出发,积极与央企、国企等一批实力公司以及知名院校开展合作,发展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有效增加了高新区工业经济总量。高新区还及时出台并修订完善《高新区转型升级“双百十”行动计划》,成立服务企业办公室,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让该区工业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精彩。相关数据统计,今年1至6月份,高新区已有11家企业进入市“356”行动培育计划,72家规上企业开票销售增幅稳定在两位数,开票过亿元的企业达11家,接近2013年全年的4倍。
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三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与知名高校院所保持密切联系,先后设立了一大批大学科技转移中心和产学研机构,不仅为该区带来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人才和创新技术,更有效提升了高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截至目前,该区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占全市国家高企数量的40%),比2013年增加了34家;累计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470个,拥有江苏省名牌产品13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8件。其中,高邮灯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更是在全省第一个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评定。“下一阶段,我区还有益豪科技综合体、林禾科技创业园、创新创业创客基地等一批科技转移中心和产学研机构即将竣工或正式投入使用,相信有了这些创新平台的助力,高新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高新区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