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能准确地抓住一堂课的重难点,并且围绕这一重难点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学得轻松,对提升学生的知识经验有很大帮助。最近笔者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深感设计者匠心独运,构思独特。教者多处运用遮挡策略,反而使知识的本质更加明显,使学生更加清晰地领悟到知识的实质。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本课第一个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感受“一个整体”,它是由多个同样的物体组成的。两只小猴平分一盘桃,教者第一次巧妙地用了遮挡法,用一个盖子盖住盘子,让学生感受一盘桃是“一个整体”,而不受数量的干扰。无论有多少个桃,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这时,学生并不知道盘子里到底有多少个桃,但是他们能初步体会,不管多少个桃都可以平均分成2份,以及后来三只小猴来分时,也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道理。
教者巧设小悬念,欲擒故纵,挡住学生想知道的东西,不仅没有阻挡学生的思维,反而更加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的本质。教者让学生任意猜盘中桃的个数。学生说:也许是4个、6个、8个、10个……教者揭开盖子,出示桃的个数,让学生分别把4个桃、6个桃、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体会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二分之一,即1/2。在对比归纳以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一个整体”的数量可多可少。在此基础上,教者再一次盖住盘子,让学生自由发挥,“你觉得可以把多少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学生有的说十几个、二十几个,还有的说一百个、一万个、一亿个等等。教者相应地把盘子跟着变大,这时学生已经能清晰直观地感受到“一个整体”可以表示任意数量,无论多少个桃都可以用“一个整体”表示。
在课堂总结时,教者再一次利用这个带盖子的盘子,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整体”可以表示一个桃、可以表示许多个桃,也可以表示半个桃等等,从而把三年级上册、本册以及五年级的相关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凸显“一个整体”的实质内涵。盘子可大可小,被盖的数量可以是1,也可以比1多,还可以比1少。“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个盖子盖出了“几分之一”的第一个关键词——“单位1”,为理解“几分之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比较浅显和零散的阶段,教者适时借助遮挡或半遮挡的视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本质,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