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要求:
一、主题鲜明。作品要充分彰显高邮湖大闸蟹的独特性、富含高邮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文字健康,积极向上,不违背道德、法律。
二、创意新颖。作品必须原创,独具创新性,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三、便于传播。作品要易识易记、朗朗上口,适合在各种媒体、载体使用。
四、语言精练。作品文字要简洁,富有韵味。原则上控制在20字以内,可以附简要说明。
评选与奖励:
本次征集活动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网上投票和评委评选相结合的形式对来稿进行评选。公开投票将于公开征集结束后开始,投票结束后进行专家评选,最终结果将在高邮湖大闸蟹微信公众号公布。
一等奖1名:奖励人民币3000元
二等奖2名:各奖励人民币1000元
三等奖3名:各奖励人民币500元
鼓励奖10名:由网上投票和评委评审综合确定,各奖励高邮湖大闸蟹10只礼盒一份(大闸蟹上市后兑现)
特别声明:
一、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一切法律责任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二、作品内容相同或相似,以先投稿者为准。
三、获奖作品的著作权、使用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四、凡投稿者均视为对本征集活动启事的认可,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
高邮市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
二0一七年五月十六日
附:相关背景说明
一、高邮市概况:高邮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淮平原南端,坐落在江苏省中西部,是苏中重要门户。高邮有7000多年文明史,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是江淮文明、邮文化重要区域。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于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是中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高邮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民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集邮之乡、中国建筑之乡。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盂城驿、龙虬庄遗址、高邮当铺、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镇国寺塔、平津堰,其中高邮明清运河故道、平津堰为世界遗产点。高邮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宋文学家、婉约派词宗秦观,字少游,“苏门四学士”之一。代表作品《鹊桥仙》,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耳熟能详。
著名京剧《沙家浜》的主要编剧、中国当代作家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二、高邮湖及高邮湖大闸蟹产业发展情况: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穿境而过,与运河一堤之隔的是全国第六大、江苏第三大淡水湖——高邮湖,水域总面积780平方公里,目前是江苏省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核心区域。淮河水通过三河闸泄入高邮湖,然后向南流入长江,使得高邮湖“岁岁饮江吞淮,年年吐故纳新”,成为一个典型的泄水过境湖、悬湖、活水湖,周围是生态农业区,没有污染湖水的工厂企业,水质常年在国家二级标准之上,是水生动物栖息的优良环境。
高邮湖生物资源多样、物产丰富,有数百种飞禽、鱼虾、野生植物。高邮湖大闸蟹生长在高邮湖中,只食水中浮游动植物,是名符其实的“人工放、天然养”,其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尤为独特:个大、背青、肚亮、爪金、膏红、味鲜;煮熟食之则肉质嫩,味鲜美,令人历久难忘。宋代秦观曾托人将高邮特产送给时任徐州太守、对吃蟹情有独钟的好友苏东坡,并附诗《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其中“团脐紫蟹脂填腹”说的正是高邮湖蟹。苏轼曾经来高邮,与秦观、王巩、孙觉四贤雅聚文游台,陆游的老师曾几《文游台》诗中写道“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杯酌,彩笔银钩入唱酬”,此处“紫蟹”也正是高邮湖蟹。正所谓“大湖活水出好蟹”。
高邮湖是江苏省大闸蟹三大出口基地之一,“高邮湖大闸蟹”已喜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和“扬州市知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认定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认可。高邮市委、市政府把高邮湖大闸蟹产业发展作为致富农民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养殖面积23万亩(其中高邮湖18万亩,池塘5万亩),产量5000吨,产值5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