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休后的爷爷奶奶成接送孩子的主力军
  □  记者  赵妍东方

  “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做早饭,七点半送孙子上学;回家途中买好菜做中午饭,十点二十去接孙子放学;一点四十送孙子上学,下午三点半在校门口等孙子放学。到了周末更忙,书法、钢琴、跆拳道等兴趣班要一个个接送。”市民李奶奶告诉记者,这是她退休后与孙子的生活日常,孙子上小学后,她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孙子身上。

  近日,记者先后走访市区多家小学了解到,城区小学门口接送孩子的人群六成以上是老人。

  老人主动承担接送重任

  17日下午三点四十分左右,实验小学东区校门口早就站满老人,他们都是来接孩子放学的,有的老人手里还拎着孩子的水杯及装有水果及各类零食的袋子。

  “我一般都是先来接上一年级的孙子,等会还要到城北小学接上四年级的外孙。”今年62岁的马大爷家住东后街,每天忙得马不停蹄。马大爷告诉记者,孙子和外孙接到后还要陪他们去学围棋。两个孩子的父母都要上班,老伴儿身体也不好,只能做做饭,接孩子的任务自然由他担了起来。“两个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是我接,上学是儿女们自己送,由于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学校,也不同年级,所以一般接两个孩子需要两个多小时。”正说着,一位年轻家长迎面走过来笑着说:“马爷爷,今天又来接孙子啦。”马大爷也热情地跟对方打招呼,他说自己平时接孙子时都会跟别的家长聊聊天,并不觉得带孩子辛苦。

  随后,记者前往市第一小学看到,学校门口家长接孩子的景象如出一辙,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学校门口一位维持秩序的保安告诉记者:“周五接孩子的爸爸妈妈会多点,但平时接送孩子的还是老年人居多。”“儿子媳妇工作忙,上下班时间与孙子放学时间不同步,他们上班都要打卡,不能迟到,我退休在家也没事做,所以接送孙子的‘工作’我就主动承担了。”城北小学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市民郭爷爷笑着表示。

  年轻父母心怀感恩

  家住欧洲城的徐星女儿今年上一年级,因为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从女儿上托儿班开始就由婆婆公公接送。徐星告诉记者:“觉得对女儿亏欠太多,也让公婆晚年跟着受累,但为了生计,只能辛苦家里的老人接送小孩,我们争取过几年能陪在孩子和父母身边。”

  “我和老伴都是农民,除了种地没有任何收入,现在孙女上小学,我就上来接送孙女加烧饭,老伴则在外面做点零工。现在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去年儿子和儿媳妇在外打工攒了点钱,交了首付买了房子,给我们老俩口和孙女住。而且孙女从小就很乖,比同龄人要懂事得多,带她出去从不乱花钱,儿子儿媳妇也很孝顺,经常买营养品给我们。”徐星的婆婆告诉记者。

  “我和老公在广州打工,两个孩子丢在家里给父母照顾,孩子上小学后,父亲负责接送孙女上学和放学,母亲在家做饭。现在小女儿上一年级,大女儿上四年级,两个孩子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我们夫妻很感谢父母的付出。”市民杨林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父亲因为体力不支,心脏病犯了,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我请了两个星期假回来照顾父亲,那时候真得觉得很惭愧,是因为我才让父母这么辛苦这么劳累,为我操碎了心,现在又为我的子女累垮了身体。”

  有条件的家长应多接送

  “年轻的父母外出务工或工作繁忙没时间,接送孩子的任务大都落在了家中老人身上。作为校方,我们希望学生能安全上学、放学。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一半以上的学生接送都是爷爷奶奶。老年人接送小孩的话,有时候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所以我们更鼓励年轻人接送。”市城北小学负责学生安全出行的工作人员说。

  市交警支队二大队民警金亮也提醒,爷爷奶奶接送小孩,为了阴雨天更方便,很多人习惯在电动三轮车上加装车棚,影响对后方、侧方车辆的视线判断,同时也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概率。出于安全考虑,希望有条件的年轻父母能够自己接送孩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专版
退休后的爷爷奶奶成接送孩子的主力军
低龄儿童背诵唐诗宋词合适吗?
高邮报特别报道06退休后的爷爷奶奶成接送孩子的主力军 2017-02-24 2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