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文游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兔子
  □ 王  庆

  赖名好养活,小兔子是老L的乳名。

  上世纪80年代初,小兔子是乡大会堂的一名临时工。乡大会堂,不仅政府、学校等用来开会,它还是全乡唯一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故也有人称它为影剧院。小兔子就在影剧院里做一些会务保障、公物管理、安防等方面的工作,若放在那个年代的大型国有工厂里,小兔子干的这个行当就相当于厂里的俱乐部主任。

  小兔子,年近不惑,穿着干净清爽,中等的个儿,梳着大背头,四方脸,浓眉大眼,笑起来露出几颗黄灿灿的金牙,仪表煞是俊朗,十里八村的人都认识他。小兔子有个漂亮的媳妇,模样俊俏,娇小玲珑,可小鸟依人了。这个媳妇可不一般,人家是上海来的下放知青,据说因为和小兔子邂逅,互相生情,后来就没有回城。小兔子的媳妇不但长得漂亮,关键还是个吃供应粮的城里人,这让多少庄稼人眼红啊!

  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小兔子跟着媳妇不用种地,干着一份轻松体面的公家活儿,俨然他也算半个城里人了。在孩子们的眼里,小兔子是个把门的将军,拥有至高的权力,没票想入院看戏,那是休想的事儿。那时,常有周边各县文化局的地方剧团进驻影剧院,电影也是一年到头从不中断。小兔子把门验票,一本正经。影剧院门口有时会聚集几个少妇,她们搔首弄姿,看样子不打算买票,其中还有个女人嘻嘻哈哈地打趣道:“哎依喂,你看小兔子那个死样哦!”说完,引得一阵哄笑。小兔子视而不见,不为所动。我父亲所供职的单位和影剧院共用一道围墙,跟小兔子也算是多年的老熟人了,一个周末的晚上,我想看电影,父亲便与小兔子通融,想贪个便宜放个孩子进去,哪知小兔子公事公办,根本不买账。

  小兔子是个扬剧迷,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看戏可以不用花钱。戏开场了,常常是观众爆满,座无虚席。小兔子将场外铁栅门上的大锁一捏,拎把躺椅在剧场里随便找个旮旯地儿便歪下身子,边上就着一壶浓浓的茶水。戏到高潮时,小兔子会情不自禁地从躺椅上跳起来,双手举过头顶,在人群中率先爆发出热情的掌声。“哎依喂,你看小兔子那个死样哦!”观众中总会有女人这样嗲声地戏言,紧接着又是招来一阵哄笑。小兔子倒也不会生气,坦荡得很,他瓮声瓮气地回敬道:“人家戏唱得这么好,你们也不鼓鼓掌,一点礼貌都没有!”

  看戏迷归迷,但小兔子吃公家的饭,门儿清着呢,屁股从来不烂在躺椅上,每隔半个钟头左右,他就会去配电房看看机器运转情况,生怕演出时发电机遇到故障,发生停电的纰漏;此外,他还打着手电去围墙查照一圈,看看有无翻墙入院的逃票鬼。他裤腰上挂着一大串亮晶晶的钥匙,伴随着脚步刚啷刚啷地作响,好生威风,叫人既羡慕又生畏。甚至那时,我常常想,我长大后要是能谋个像小兔子这样的差事,就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时光不知不觉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影剧院开始公私合营了。小兔子头脑活络,作为影剧院的老员工,他轻车熟路,便承包了整个剧院,以院为家,甚至媳妇和女儿也住了进来。起初,经常会有一些外地的诸如戏剧、歌舞等演出团进驻,演出团会从门票的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场馆租用费,加之小兔子的媳妇又在院内开了个小店面,专营瓜子、汽水等休闲食饮,总体收益不错,日子过得倒也殷实。但小兔子的权力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大了,票是演出团自备的,把门的也换成了人家团里的人。这个时候,即便小兔子卖个人情想给谁免票,恐怕也不太好使了。

  再接下来,文化局下属的剧团不再吃体制内的饭,纷纷自谋出路;曾在农村文化市场活跃一时的外地歌舞团,也因大量年轻人的外出务工而缺乏市场,最终也销声匿迹;电影逐步进行市场化运作,影剧院硬件配套陈旧老化,农村始终卖不起票房;更要命的是,电视早已普及到农村,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听歌看戏,等等,所有的这一切叠加起来,让小兔子的经营每况愈下。

  2000年春节,我回乡探亲,在集镇上碰见了小兔子。多年不见,小兔子那一头曾经油光发亮的乌发已干涩花白,两眼浑浊,失去了当年把门时的犀利;他的俏媳妇,也不再有先前的光鲜。小兔子喋喋不休地慨叹道,前几年他已不再承包影剧院,也从影剧院搬出来住了;现在的影剧院早已没了影剧;恁大的剧场和许多配套用房几乎闲置,只是影剧院前厅的三楼被人承包,开了一家卡拉OK厅,也就过年时生意好些,平时比较冷清……说完这些,小兔子无奈地摇摇头,转身怏怏地走了。我忽然发现,他的步履有些蹒跚起来。我立在原地,欲说无语,只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小巷的深处。

  转眼又是10多年过去了,网络正引领着我们的文化生活。我们的那个乡,早已在农村区域划置的改革中撤销。如今,影剧院的大楼作为地标性建筑,依然屹立在那条老街上,只是它再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影剧院了,甚至与文化已不沾边。今年回乡,听说影剧院在这10多年里曾作过工厂和仓库,现在它的前厅又被人开了农村淘宝网店;也有人说,影剧院已被富商买下,不久的将来,将办一个私营老年公寓。而当年能够叱咤整个影剧院的小兔子,早在10多年前已悄然离开了小镇,和媳妇回城了,目前在上海颐养天年。他现在已然是个真正的城里人了。

  时隔20多年后,我再一次走进影剧院,灰瓦青砖依旧。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剧场的爆满,想着当年如何挖空心思地逃票。当然,我想的最多的还是小兔子。

  兔子叔,你在上海还好吗?你兴致上来时,还会用那浑厚的男中音吊几嗓子扬剧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文游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特别报道
兰草老师
小兔子
莲的回想
高邮报文游台06小兔子 2016-07-26 2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