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女流氓”叫“屈”
  □  陈其昌

  一个秋日的早晨,我将我的四个女儿叫到身边,向她们披露为父当天夜里干的一件事,身为中年机关干部的我,奉命去捉捕一个少女,即当年红旗中学初二年级的徐丽珍(化名)。据说她因流氓罪,跻身于1983年9月3日声势浩大的“严打”对象之中。她住在一条名巷老宅不大的耳房中,父亲是革命伤残军人,母亲靠在纸盒组糊纸盒为生。我们传唤住在阁楼上的她下来,她身穿布质套头衫、短裤,站在我们面前,一脸羞涩,一脸迷茫,听候摆布。见此景,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带领我们去捉捕的民警让我上楼看看,有什么相关的“证据”。

  阁楼上还住着她的两个姐妹,桌上只有低劣的化妆品,还有她的一套新书和开始作业的本子,批改日期即为9月3日。我望着本子,心里酸楚,昨天的学生,今天就沦为“犯罪嫌疑人”了吗?尽管我不解,还是以此向女儿们提出警示:遇事循规勿乱。

  我们就要把徐丽珍带走,问其家人还有什么话要说,其父病在床上哮喘得说不出话来,其母又气又恨:“不听话,不听话!跟那些坏伢子能跑出什么好事?”带走徐丽珍时,没有用警械(严打对象多,不够用),只是用绳子在她臂膀上缠绕了几下,就将她带往看守所。夜深人静,跫然足音,敲击着我的心。我第一次“协警”,干得对吗?她这个豆蔻少女需要抓吗?我能做什么呢?我到学校将她的那套新书退了,把钱送到她家,几块钱也可以贴补家用。次日我去上班,将事情和我的心事告诉同事。同事笑谈,你不要为她“焦虑”,说不定就会有“捉放徐”的戏启幕。

  秋去冬来,春暖花开。徐丽珍无罪释放。在狱中未流一滴眼泪的她,在父母面前大哭了一场。那是一种令少女难以接受的梦魇,没有父亲的哮喘声,没有母亲的唠叨声,一觉醒来,身边不是亲姐妹,而是面目各异的女囚徒。

  人生在世,有人一生顺遂,有人命运多舛。徐丽珍走上全新的路,唱的是悲喜曲。年轻的她,再也没有走进校园,被安排在一工厂工作,她有繁忙的劳作,惬意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可是人到中年,早已失去父亲的她,又患上了淋巴癌,一个月开了两次刀。现已内退的她享受养老、医疗的基本保险,顽强、健康地活着。回顾所来径,昭示着许多事理让人遐思。

  依法治国是治国的基石,而人治历来为人们所诟病。保持高压态势下采取专项治理所取得的成果为海晏河清创造了条件,人们常常津津乐道。自然灾害加上人为的因素形成的苦果,百姓终生难忘,难以下咽。而专项运动中的缺失,人们是可以理解的。当事人徐丽珍认为对于有罪和无罪的问题上,政府已还了她一个清白,她只是青春时期闪了腰,没有留下后遗症,同人们一道生活在改革的阳光中。

  历来党的各级领导告诫我们,在纷纭复杂的世事以至丑陋的现象中,要分清各类矛盾,厘清黑白是非,理清前因后果,依法公正、公平、公开办事,以震慑恶势力,教育大多数。像徐丽珍这样的少女,近墨者黑,偶尔偷吃禁果,并无参加团伙的劣迹,充其量是加强教育,绝不能不教而诛。那次“严打”,邻居中有婚外情的;附近烧饼店男同胞为和面的女同胞,在其身后为其抓痒,竟然抓到前胸的敏感处,遭其臭骂,并没有酿成大事。当时,此类人等,皆成为“严打”对象,以致造成看守所“人满为患”。凡事失去分寸,就会事与愿违。

  人在世上走一遭,他的公民权、生存权等各种人权理应得到保障,这方面工作我国正不断落实、不断完善,得到了世人的首肯与认同。曾经身陷囹圄的徐丽珍有过失去自由权的体验,但是,更多的有她无罪释放后书写人生的自由权的感受。在小城的蓝天下,大家和睦相处,营构自己的爱巢,关注小城的发展,那就是和谐的、幸福的。患了病以后的徐丽珍坚持与疾病做斗争,她说能够活着、望着下一代健康成长多好。

  她和年近八旬的母亲对我很友善,我告诉她们,撰写此文不是揭她的“伤疤”,而是就事说说关心下一代的老者的心里话。她们知道,从“事发”以后,我一直为她叫“屈”。我也愿意与热心人一道,去看望、慰问正在康复的徐丽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盂城驿
   第07版:身心健康
   第08版:专版
为“女流氓”叫“屈”
诗歌垒起我人生的高度
武汉散记
大儒架子
高邮报盂城驿06为“女流氓”叫“屈” 2016-07-15 2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