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玉尺》曰:“妇女之疾,关系最鉅者,则莫若乳”,可见乳房疾病在女性疾病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女性精神压力增大、饮食不规律、熬夜等,就特别容易引起乳房疾病,我国约有80%的已婚妇女患有乳腺疾病,而其中,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的乳腺癌,在我国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二位的疾病,死亡率更是高居第一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不过,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需要大家早了解早发现。
中医认为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肝肾不足、痰瘀凝结、乳汁蓄积、外邪侵袭等影响相关脏腑、经络的功能而产生病变,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与经络关系的记载:“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又如《外证医案汇编》曰“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胃气壅滞,则为痈疽”。乳腺癌的发病总的来说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冲任不调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失和而导致的。中医上将乳腺癌分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盛证、气血两亏证、脾胃虚入证等五个证型,再结合患者的症状分别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辨证论治。
西医上来说大部分的乳腺疾病都是因为身体内分泌失调,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体内雌激素偏高、孕激素相对减低而无法节制雌激素和保护乳房所造成的,另外和饮食、婚育、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以下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等。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上以手术为主,辅助采用化疗放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中医药是治疗乳腺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晚期患者或术后患者有着良好的调治作用,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往往不易被发现,因此早期筛查非常重要。早期筛查包括每年进行的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以及每月的自检。如果自检发现乳房变硬、肿块、左右不对称,乳腺皮肤出现发红发烫、溃烂、凹陷或有橘皮样改变,乳头出现溢液、湿疹等,应及时来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及评估。
古人云“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以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提示我们早期预防的重要性,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中有些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年龄、家族史、初潮年龄等,而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可以改善的,积极预防乳腺癌应做到以下方面: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顺应自然规律,起居有常,保证睡眠质量,调整好生活节奏,劳逸结合。2.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控制体重,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脂饮食,少食红肉多吃白肉,多吃果蔬,研究发现,粗粮、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多种能阻止和减慢癌症发展各个阶段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以大豆类、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地多吃些这类食物及酸奶、乳酪等发酵的牛奶制品。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约有2%-3%的乳腺增生症可能发生癌变,而乳腺囊性增生症病人发生乳腺癌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组的非囊性增生症女性大3-5倍。一般认为,乳腺增生症只是诱发乳腺癌的多种危险因素之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当伴有被视为癌前病变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时,乳腺增生症演变为乳腺癌的几率则大大的增加了,应该高度警惕。因此,一经发现乳腺疾病应进行积极治疗。5.慎用、禁用含激素高的产品,乳腺癌的发病与人体内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系,在各种内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女性保健品、化妆品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长期使用将带来严重后果。6.不长期过量饮酒、吸烟、喝咖啡等,研究显示,无论红酒还是烈酒,哪怕是少量饮酒,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增加30%,绝经后的女性,每天喝咖啡超过4杯以上,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则会增加6%,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限制饮酒及饮用咖啡量。建议女性朋友多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养成定期检查乳腺的习惯,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防患于未然。
作者介绍:
张吾君,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治疗不孕症、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早衰、妇科杂病及乳腺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