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传承的传统风尚或习俗作风,是整个家族的言行指南, 是整个家族的精神,是这个家族区别于别的家族最突出的优良风气 。
有好家,才走得远,中国也有句著名的谚语“和善之家,必有余庆”好的家风是无声的教诲,惠及到家族成员。有了好的家风家训,孩子方能成才,积善行善,学业才会绵延长久,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下面我通过细读高邮吴氏家谱至德堂家风家训,来品味家风、分享家风。
一、敦孝悌
亲居五伦之首,孝悌行仁之本,不孝不悌,大伦已亏,未有克昌後者也。凡为人子,当思顾育复韉之恩,无念不在人子,何事不劳亲心,故事亲总宜竭力。先意承志,上等人也,服劳奉养,下等事也。事下等之事,当志上等之志。若衰老疾病,犹宜体恤,勿令有欲弗遂。太息牀(床)褥,至於兄弟,手足一体,或以妻子闻言,遂乖和好,或以家赀微利,视若贼仇。独不思灼艾分痛窃节赴死。古人之於兄弟,固常同患难,軽死生乎,愿吾其首务之。
二、敬祖宗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宗虽远,祭祀不可诚,怵惕乎春露,悽愴乎秋霜,四时备物荐新,孝子仁人之用心,当如是也。族中虽不无贫难自给之家,而寸心不忘追远,鱼菽亦可致诚,盖祖宗之享祀,惟其意,不惟其物也。
三、睦宗族
宗族繁衍,於吾固有亲疎,而以祖宗亲之,皆一脉也。范文正公置义田,赡贫乏,光照史册。至今膾炙人口。盖三党之亲,父族惟先,凡待族人,宜加亲戚一等,贺善、弔災,成其美不长其恶,恤寡怜贫,周其急勿望其报九族睦而一本之意不失,自可告无罪於祖宗矣。
四、端品行
士有百行,一行不端,百行尽属可疑,故人必立品为尚,品行高洁,虽贫贱见重于乡邻,品行卑污,即富贵贻羞于宗祖,凡我族人勿,阳刚而阴柔,勿口是而心非;勿因私而败公;
勿见利而忘义;勿出入牢狱;勿武断乡曲,在下则淑身淑世,在则为国为民,为贵人尤为好人,如此便算有品。
五、教子孙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凡教子弟,务择品学兼优之士,先讲德行,後谈文章,有本有末,豈不为美。古人教子孙有法,秀者淇深经术,固可正已治人,愚者陶淑身心,亦免败家失业,倘能广立义学使贫乏之子弟皆得读书,便算贤父凡也。
六、勤诵读
禹惜寸阴,吾人当惜分阴,诚乐石之语也,记诵之功当在少年,研究之精必由宁静,盛年不可再得,英资难以长留,倘不体父兄之志,塗节师友,功名不成,归罪有司,已而日复一日,父母渐老,功名不成,归罪有司,兄弟异志妻子以撄其衷,家计以营其慮,欲进不能,欲退不可,苍头皓首,悲叹穷廬,豈不深可痛惜,族中读书子弟,当即予言而深体之可也。
七、和乡党
乡党衡宇相望,往往易生嫌隙,恃已傲物,固多召学和光同尘,难以易俗,善处之道,总在谦恭,勿以强凌弱,勿以富压贫,患难死生相助相恤,人即不是高明者可以理喻,愚顽者当以情原,簿故物细故,宁让勿争允若此则猜嫌以弭,仁让可昭,古人称匹夫为善,可化一乡,化则和无论矣。
八、尚勤俭
鲁论敏则有功,周易节以制度,勤俭之谓也,二者交须,不勤则坐观成败,虽俭徒鄙吝耳,故贫欲不终於穷,富思常保其富,道在勤俭两字。寒不辞劳暑不言瘁,无怠无荒是之谓勤。食之以时,用之以礼。量入为出,是之谓俭,书曰克勤於身,克俭於家,圣王尚尔,况士民乎。
九、慎交游
卜子有言,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盖言慎也,其所谓可,则忠信笃敬,言行谨恪之士,吾友之劝善规过患难可与相依,其不可与者,诈谖軽狂之子,利在则交,利尽则去,况风俗日匪下,匪類托名拈香狐群狗党,召祸百端,一旦株连小则倾家,大则陨命,虽悔何及,所以宁落落而就君子之淡,勿煦煦而就小人之甘,豈可大不。
译文如下:
一、敦孝悌
亲情居五伦之首,要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姐妹,这样是仁的根本,如果你对自己的家人都不好,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个仁义之人呢?也不可能使其后人昌盛的。凡是做子女的,应该报父母养育之恩,受恩莫忘,任何亲情淡薄,所以做事只要竭力,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此乃上等人;为父母劳作,分忧分劳,供给父母衣食,使父母不必为生活而忧虑,得以安享余年,这只不过是对父母最低的报恩。做下等事,存上等心的为人为文的道理。倘若父母衰老及生病,还应同情和照顾。给兄弟手足及妻子做个榜样,就家庭和气了。或者以家里资产微薄的利润,看作多大的仇恨。像偷了腰带这样的微不足道的小事被处死,单单想起来就觉得如同艾灸烫在身体上那样万分痛苦。古代的人兄弟,本来一同串难,轻则可以一同赴生死。我当务之急就是明白这个道理。
二、敬祖宗
万物的根本是天,那人的根本就是祖先,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感春露而凄沧,报本莫载;履秋霜而怵惕,追远维殷。四季准备以时鲜的食品祭献,孝子仁人的用心,应当如此,而丝心不能忘追思远祖。以鱼和豆类作祭品极其真诚,祭祀先祖,考虑其意义,而不考虑其他物品。
三、睦宗族
家族兴旺,虽然有亲疏贵贱的区别,同宗共祖的人。范氏文正公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穷困的群族,载入史册,至今都受到众人所称赞。父族、母族,岳父族中,唯父族优先,对待族人,犹如对亲戚一样对待。祝贺吉庆的事及慰问遭灾受难的人,希望得贵人的扶助,不可增长罪恶,同情和体恤和同情贫穷的人,周济他们的急处,不要指望他们来报答你,而原来的济人本意不失,无愧于祖宗。
四、端品行
人有好多行为,只要一行为不行,其他行为就为考虑了,所以必修行自己的品德,品德高尚的人,虽然贫困,但品行卑污,即使自已比较富有,但愧对于祖先。凡是我家族的人,男子要有阳刚之气。而女人更具有阴柔之美,千万不要口是心非,不因为私心而败坏整个家族;不因为利已,而忘掉基本的道义;不要因为自己有过牢狱的经历,而横行乡里。在下则勤朴忠诚的人,也是算得人品尚的人。
五、教子孙
十家之人,必有忠厚诚信之人,子孙虽愚,但诗书不能不读,教育我子孙,先选择品学兼优的人,必需先讲自己的德行,后谈自己的文章功底。有始有终,岂不更加好呀。古人教育子孙有自己的方法,优秀的人经学比较精通,自己做得正,才能领导他人。愚钝的人陶冶自己的情操,也可避免家庭的败落。倘若能办免费学校,使贫寒子弟,都能读到书,此乃算是贤父也。
六、勤诵读
禹勤于治水,爱惜光阴之事。我们应当珍惜时间,以碑石或碑碣,记载着诵读应当在少年时,做研究时必需以静,珍惜壮年的大好时光。颖异的资质不可能长期存在。倘若不体会父兄的志气,不理解良师益友,即功名不可能成功的。有罪当司法处理。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父母渐渐老了,而自己的事业无成,弟兄志向不同,妻子以扰乱内心,家庭生计以深谋远虑,不论进退, (下转三、六版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