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2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翔印象
  □  姚维儒

  我退休后被上海一家医院聘用,工作倒是游刃有余,就是休息日太少且固定,就好像被捆绑似的缺少了自由。喜欢旅游的我,只能利用休息日去博物馆、文化街区,抑或到郊区的古镇溜溜,以解旅游的馋瘾。

  上海郊区的古镇并不少,但冠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头衔的恐怕只有南翔了,上海四大园林之一的古猗园就坐落在南翔,这些都是勾起我去该镇的理由。

  通过微信的百度地图,了解到从我住处到南翔有几种走法,比较一下,还是乘528公交换乘828公交较为便捷。昨天休息,偕夫人与一朋友乘车一个多小时即到达终点站的南翔汽车站,四岔路口斜对面就是古猗园的南大门。门票倒便宜,每客12元。

  原以为一个集镇上的园林能好到哪里去,哪知进入后,越走越觉得惊诧不已,传承江南园林之精髓的楼亭廊舍一个比一个漂亮,绿竹猗猗,幽静曲水,脚踏在各色各样的花石小路上,仿佛是种艺术享受。猗猗绿竹是古猗园的传统特色,光品种就有50余种,竹与古典建筑相映相衬,创造了自然、宁静、幽美的景观;竹与水溪结合,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竹石立体画面,千姿百态的青葱翠竹构筑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古典园林。扬州个园的竹子是出了名的,我认为古猗园竹子的特色绝不逊于个园。

  480余年的历史变迁沉淀了古猗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文人雅客游览古园触景生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和珍贵墨迹,望着镶嵌在墙体上的石刻诗篇,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古文游台和盂城驿的石刻。古猗园的建筑构思非常经典,建筑艺术也十分精湛,景观季节分明,水面的荷花虽枯萎残败,然串串柳枝还翠翠青青,黄色的梅花暗香绽放,鲜红的天竹果粒粒诱人。一幅冬季园林的立体图画栩栩如生。都说苏州园林好,我道猗园胜姑苏。由于这里的人流量不大,倒是准老年人休闲的好去处。结伴跳舞的老人,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三三两两的游客,构成一幅素雅、清淡、动态的图画。在古猗园游览了一圈,仍有点留恋不舍,又到局部走了一遭,这时候我才体会到什么叫“流连忘返”。

  出古猗园南大门转弯拐到古猗园路,一路都是南翔小笼包店铺,都自诩正宗。就如同高邮双黄鸭蛋一样,外地游客很难搞得清楚。过红绿灯向西不远就来到老街,映入眼帘的就是极具江南水乡风情的白墙黛瓦和小桥流水,林立的商铺、熙攘的人群、买卖的吆喝……分明是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始建于五代至北宋间的砖仿木结构的双塔已成为千年古镇南翔的重要标志,建于梁天监四年的云翔寺,重建后的仿唐风格为江南地区所少见。与兰翔寺对应的檀园,门票30元,竟高出4A古猗园好多,多少令我们有点诧异,然进入园后方知贵有贵的道理,真的价有所值。檀园是明代艺术家李流芳的私家园林,当年文人墨客吟诗畅饮的场所,于2011年恢复性重建后,保留了许多历史景点。全园布局紧凑得体,以葫芦形水池居中,厅堂环立,洞壑盘旋婉转,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精美的曲廊贯通全园,有点类同于扬州的何园,某些地方比何园更何园,徜徉在园内,如在画中。由于游客较少,园内显得十分清净,若有雅兴,完全可以耐下心来仔细地观看,慢慢地品味。

  南翔的街道十分整洁干净,不愧为全国卫生镇。来南翔吃小笼包是必须的,我们在老街选择了一家紧邻南翔小笼馒头体验馆的小笼包店,估计相对正宗。我将去南翔游玩的图片放到微信上,引来了数十个点赞和评论。一朋友说南翔是她的祖籍地;一同事说她家就在老街附近;一同事家住普陀区,说他秋天经常去南翔捉蟋蟀,初中时下乡支农去的也是南翔,遵父吩咐特买了两毛钱的红烧冰羊肉带回家给他搭酒,好友尤泽勇更是晒出去年写的《又想起古猗园那点事》,描述当年学校组织大家到古猗园春游的那些事。南翔,也是我每次往返老家的必经地,过去只是知道南翔这个地理名称,今天游玩过了,南翔的印象一下子饱满了起来,竟那么深刻和美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盂城驿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视觉新闻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专版
   第08版:商界
东湖
南翔印象
学做老虎鞋
芦竹
鸭血粉丝汤
高邮报盂城驿03南翔印象 2016-03-25 2 2016年03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