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任务,分别是:突出引进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到2020年,全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达160人。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人才1500人。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到2020年,全市党政人才队伍0.26万人,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万人,年均增长率9%;专业技术人才6.5万人,年均增长率5.3%;高技能人才1.3万人,年均增长率12%;农村实用人才2万人,年均增长率11%;社会工作人才0.3万人,年均增长率20%。在统筹建设好上述“六支人才队伍”的同时,突出抓好教育、卫生、文化以及建筑、旅游、金融、电商、现代服务业等高邮发展急需的重点人才队伍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市人才发展主要措施有哪些?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持续打造“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引才品牌,每年重点引进和资助15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含团队)和30名左右优秀博士人才;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深入实施“秦邮英才培育计划”,每年遴选30名左右培育对象;推进“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到2020年,全市企业柔性引进教授博士动态保持在150人;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成各类科技创业园(众创空间)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力争到2020年,集聚和培养领军型企业家200名,引进培养3000名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各类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为构筑吸引人才汇聚新高地,“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拓宽人才创业金融支持渠道,加强人才创业创新服务跟踪。同时,加大政府引导投入,市、镇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持续增长机制,确保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等。 刘生华 周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