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天,网上集结的四个骑友,先飞西安,出咸阳机场装上自行车,一路骑高邮。长途骑游的魅力在于“未知”,跟在家日复一日的枯燥乏味截然不同,每天都是新的,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
果然,第一晚就有故事。
晚上住西安南门的青年旅舍。第一次住青年旅舍很是新鲜,有不少星级宾馆没有的个性特色,就是太闹不适应,小青年上半夜不睡觉,又是唱又是蹦,被折腾到下半宿才迷迷糊糊入睡,不到三时又被手机闹铃吵醒,是同室的老赵。
老赵——原先不熟——忙打招呼说忘了解铃,在家每天半夜要起早批发蔬菜。他原是城郊菜农,土地征用后,在傅公桥菜场卖菜。叫他老赵,不过40来岁,长得壮实,红脸膛,是个壮汉。一时睡不着,跟他闲聊,越让我产生兴趣,刮目相看——貌似平常模样,却有不平常的故事。
北京奥运会那年,他一心想到现场看一次奥运比赛,网上没有买到熟悉的如乒乓球、羽毛球之类的票,买到了看不懂的棒球票。一家三口,开着批发蔬菜的五菱面包,从高邮专程到北京看了一场棒球,返回时顺路爬了泰山。已过去几年,老赵说起来还透出一种心满意足。我边听边想:哇噻,小城有几人到现场看过奥运?全家自费的或许就老赵一家吧!这么说,他还是个人物。
再一次,他夫妇俩自驾小面包到三亚过年。春节的三亚,客房奇紧,且是天价,“谈笑皆土豪,往来少白丁”。老赵自带帐篷、厨具,在南海边伴着涛声数星星,浪漫了几天。他说,地方政府考虑很周到,划定露营地,有水有电有超市。他们由安徽湖广进,由福建浙江回,前后十来天,游历了小半个中国。
现在流行“说走就走”,人们向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能真正做到的极少,苦于没有时间,为“饭碗”所累。我问老赵,西安骑高邮要十来天,摊位谁看?他说他出来就老婆看,两人都出来就歇摊。后来我知道,老赵拿到一笔拆迁补偿,买了房子,有房租收入,有条件潇洒。
是的,首先得有条件。然而对另一部分人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有条件,你想不想、会不会潇洒?有人身家比老赵多得多,也尽可自由安排自己,但只停留在羡慕别人,转发“放下”“舍得”之类的心灵鸡汤,事到临头就是放不下,事业大了还想大,挣钱多了还想多,身不由己,身心俱累。我还有几个伙伴像老赵一样,将生活和事业——或者说挣钱,二者拿捏有度,他们让人羡慕的是有钱有闲,让人佩服的则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某种意义上,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一直聊到天蒙蒙亮,我有清晨跑步的习惯,在外也不例外,那次正好可以绕城墙。老赵要陪我,但从来没有跑过,于是就一起快走。他确实没有基本功,走一阵就掉后面,晃着大脑袋趔趄地跟着,硬是绕城墙一周13.7公里。老赵气喘吁吁地说,第一次走这么多路。
谁知时隔半年,在扬州半程马拉松赛道上竟与他偶遇。他边跑边告诉我,西安回来就开始跑步,“扬马”是处女“马”。又隔一年,也就是2014年夏天,坐车去高邮湖西,烈日炎炎,路上很少车,更没有人,只见远远的前方有个“绿青蛙”——我们自行车协会的队服是绿色,戏称“青蛙”,赶上一看竟是老赵。他上衣湿透,满面通红,说到合肥参加巢湖马拉松,今天骑过去,明天比赛,后天再骑回来。问怎么就一个人去,他说是合肥的朋友代他报名,高邮没有找到合适的伴。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我想,也就一两年,老赵就对跑步如此痴迷!
还真不是一般的痴迷,他夫妇多次结伴外出参赛,骑车、跑马拉松,就说刚过去的2015年,他在全国各地跑了14个半程马拉松,骑了环洪泽湖300公里和环太湖500公里。他伙我今年六月到漠河跑马拉松,去看白夜奇观。我很想去。
同伴都太佩服他了,年会上特意增设一个奖项,授给他夫妇“感动协会人物”奖。是啊,他是个普通人,却是感动了所有了解他的人;许多人因了心动,后有行动:要像老赵一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