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听读技能,但写作能力的提高还有待加强。学生害怕英语写作,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也大都内容贫乏,外加各色各样语法、结构、逻辑上的错误,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写作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恐惧的心理。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在以往的写作课教学中偏重成品教学法,而对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再由段到文的练习不够、重视不够;忽视了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过程。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因此,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有必要合理借鉴过程教学法的有关理论和教学原则,改进目前的写作教学。
二、什么是过程写作法
过程写作法把写作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的写作成果。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教授的应该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一步的操作方法。”过程写作法把写作视为一种循环式的、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综合了心理学、语言学、认知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过程写作教学重视写作思想内容的形成和表达,把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强调师生反复共同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与传统的成果写作法相反,写作始终是一个“发现意义、创造意义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写作的各个具体过程当中,通过写作而学习写作,并最终写出好作文。
三、过程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应重视范文的作用
教师一定要充分理解范文的意图,分析文章的连接词、关键词、重要句式以及其他语法现象;要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过程,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细心体会,有感而发;要帮助学生学会构思,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教师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加工和处理能力,尤其是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写和修改,提酲学生要特别重视修改初稿的过程,并及时反馈、交流写作经验教训。
(1)仿写。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仿照原文的形式,采用“改头换面”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文章。
(2)略写。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及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重新加工,然后按照逻辑顺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课文的原意。这种形式的写作训练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总结和概括的思维,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篇的写作能力。
(3)扩写。在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后,要求学生就课文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确定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进行扩写。
(4)续写。续写的内容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写。这种训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说在进行仿写和略写训练时,学生还有据可依,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造, 那么扩写和续写则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改写。要求学生将文中的人物对话改写成短文或将短文内容改写成人物对话,或者以不同的人称对原文进行叙述。
(三)师生共同参与写作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指导学生不仅要关注作文的内容、结构、逻辑和语言,还要注意语言的一些细节要素,如词汇、语法、标点和书写。学生可以就相关话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应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给与必要的指点和帮助。教师可以运用板书、投影仪、朗读或者张贴等方式将优秀文章与全班同学交流。这样既可以分享合作成果,又可以通过展示进一步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
总之,过程写作法强调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英语新课标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思念。对过程写作法,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相信在教师的精心帮助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一定可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