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里,罗小才有个外号叫“叫花子”,因为参军以后,罗小才多以“叫花子”形象示人,然而就是这个“叫花子”,送过不少情报,也刺探过不少敌情,还曾智取过敌军两挺“歪把子”机枪。采访中,罗小才说,他参军有点“不得已”,十几岁那年,身边有个熟人经常拿个小纸条让自己送到这、送到那。那时候年龄小,也不懂事,只知道送纸条能有好东西吃,没想到那个熟人是地下党。久而久之,他被汉奸们发现,并被当成小八路告诉了鬼子,鬼子想杀了他。一天晚上,那位熟人连夜将他带走,并乘火车先后前往山东、沈阳,最后停留在哈尔滨,他在那里参了军,那年他只有15岁。
罗小才说,部队里的领导看他年龄小,不能上战场,就安排他和另外几个年龄小的战士上街摸情况。年龄小,目标也小,敌人想不到他们是当兵的,打探起敌情也更方便。为了防止身份泄露,参军很多年,罗小才都没有穿过正式的军装,穿的大多是老百姓衣服。部队每次发军服,他都是领了钱出去做老百姓的衣服穿。就这样,罗小才有时是“叫花子”,有时又是“商人”,并利用这些身份干起了侦察兵工作。“你别看这‘叫花子’,作用大着呢。”罗小才介绍说,“叫花子”都有团队,势力不小,许多“叫花子”都和城内外的鬼子岗哨熟悉,他跟着那些“叫花子”,也熟悉了一些鬼子岗哨,平时要来的钱大多也会“孝敬”鬼子。
罗小才说,鬼子们在城内外不少地方设立哨卡,有的是用沙包堆成一个土堆,围成一个口子型,派3、4个鬼子兵负责看守,有的是一个小亭子,看守的鬼子兵也有2、3个。时间长了,他与鬼子兵也就熟悉了。熟悉了便好办事。一次,他买了一壶酒,并在酒里下了点蒙汗药,送到了一岗哨那儿,鬼子喝了下去后,没多久就睡着了。趁他们睡着后,罗小才通知战友,让他们将放在沙包上的2挺“歪把子”机枪拿走,并送到部队去。类似这样的智取还有不少,自己也因此被部队领导表扬,荣获过二等功、三等功。
罗小才说,自己平时刺探的敌情多,部队里的领导都知道有他这个“叫花子”,也非常相信他,有一些重要情报会点名让他去送。在部队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名,但提起“叫花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解放战争时期,罗小才脱离了“叫花子”的身份,真正地穿上了军装,并随部队参加过平津战役等,后来在战斗中受伤,至今胸口仍有个枪眼。受伤后,罗小才选择了去后方工作,曾送参加抗美援朝的大部队至鸭绿江口,直至1952年,罗小才选择退役返回家乡。 杨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