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梅雨季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退变性关节炎、痛风等风湿病的高发季节,所以防范风湿病的发生及早得到合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6月下旬至7月初我市进入梅雨季节,由于地处里下河地区,九成的风湿病患者对气候敏感,这个时候晴晴雨雨、冷冷热热的气候让风湿病 “ 跃跃欲试 ” 许多风湿病的老病号 ” 遇到多变的天气各种关节的疼痛和不适会加重。所以风湿病的病人生活起居应顺应四时季节的变化,这就是中医所强调的“天人合一 ” 之精华。
风湿病患者要在梅雨季节做好关节的预防,就必须在生活起居调理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暖。关节炎老病号应注意保暖。要根据气温的变化而增减衣服。关节部位皮下脂肪少。尤其要重点保护如腕、肘、肩、膝等部位,尽量用温水清洗。另外,风湿病患者应避免在阴暗、湿润的环境中久留,室内环境应暖和、干燥、通气,这样可促进血液流通。
二是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 但有许多风湿病患者因为疼痛或者见效缓慢而中断锻炼。这都是不对的。临时“ 静养 ” 它会使肌肉、肌腱和韧带软弱退化,甚至有的认为运动有害,得不到充沛的营养和代谢,而逐渐衰弱萎缩。但盲目锻炼也是不可取的,比如晨练不要太早,尤其是阴雨天气不宜外出运动。中老年人室内运动千万不要以跑楼梯作为运动,上下楼梯会加重关节(如膝关节)磨损,而多走平路则有益无害。
三是饮食。风湿病患者应当控制高脂膳食,如控制不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痛风病患者还应禁食高嘌呤的食物,因为脂肪在体内气化时能产生一种酮体。如动物内脏、啤酒等。春季万物升发,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要是风湿病患者脾胃不错,体质偏寒者,可以吃些温性或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姜、葱、米仁、红枣、绍兴酒等。
四是情绪。中医有 “ 七情 ” 之说,遇到阴雨天气,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风湿病患者应防过度情绪化,坚持良好心态,参与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社交活动都可以缓解关节炎的病情。
五是药物。治疗风湿病的药物不少。不过该如何服用药物必须由风湿病专科医师确诊后使用。另外,如非甾体抗炎药(即止痛片)抗疟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患者要注意不要随便使用激素药;不要偏信单方、验方及虚假广告药。
作者简介:
刘源,主治中医师,中国中西结合风湿病协作组成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风湿病诊治工作,采用中西医结合,力倡高效低毒,运用系列方药、丸药及外用药、熏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