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随着各地经济的不断繁荣以及交通的便利,张庄昔日的繁华不再优势 ,大部分有着经营头脑的村民纷纷外出谋生,无人打理的张庄变得凌乱不堪,张庄变成了“脏庄”。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 2012年,特平成为高邮市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的联系村。
历史的变迁,饱经风霜的张庄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古韵遗风尚存。在市两会的帮助支持下,在城南经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2012年张庄居民点被列为省级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试点村庄,投入资金1027万元。项目改造中,特平村按照整治环境、拓展功能、形成特色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在极力修缮原有古典建筑、保留古树168棵等基础上,进行了河塘清淤1.5万方,保留新增农民休闲广场4处,安装健身器材20套,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铺设污水管道500多米,建设公厕5座,改造桥梁2座,浇筑水泥路面近5公里,安装路灯155盏,种植花木13000余株,铺设草坪5000平方米,在主干道两侧摆放景观石。古镇张庄枯木逢春,青瓦白墙,小桥流水,桃红柳绿,大街小巷路净灯明。望得见树,看得见水,守得住绿。张庄成为一举“春天有花,夏日有荫,秋收有果,冬季有绿”的秀美村庄。
特平村是革命老区,一方面用老区的革命精神教育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去自力更生,走艰苦创业之路;一方面在镇扶贫协会的指导下,盘活以前闲置土地和部份闲置厂房搞租赁、上项目,增加收入,实现集体积累不断增加。
经济建设得到同步发展,老区群众的收入得到了有力的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主要表现三个递增,两大提升。经济总量增,全年全村实现经济总量6.5亿元,其中来自工业经济方面的总量4.2亿元,来自三产和农业方面的生产产值2.3亿元。分别比上年递增12%、7%、15%。全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2.8万元,比上年净增加集体收入7.8万元,实现增幅19%。群众收入达到19245.00元,在去年基础上净增1700多元,增幅9 %。两大提升,老区特平村品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14年国家扶贫办副主任范小健来指导工作,省、市领导多次到特平村指导调研工作,并多次要求一方面围绕“突”字上做文章,提升品位。再次各项工作在全区范围内获得大提升,全市农村土地确权发证现场会,农业项目重大现场会分别在特平召开,分别为全市推动相关工作做了引导示范作用,从而推动了面上的工作。
2015年在抓好发展的基础上,特平村将根据扬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张爱军同志所提出的要求,挖掘人文历史,建立公田张庄牌坊,筹建以原张庄小学古旧农机具陈列展馆,以余特路、张庄路栽插栾树、香樟树,形成特色的栾树大道、香樟大道,规划以猕猴桃、山核桃、葡萄、碧根果“三桃一果”的风情采摘园。
打造一个古色古乡,开辟农村特色村庄一日游。计划再投入200—300万元,分三期完成,主要资金来源向上争取项目,政府一部分,本村增资一部分,同上级旅游部门争取、省绿化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争取一部分,美化环境,提升品牌,目前该项工程已向市规划部门规划设计,近期将组织实施,计划拆迁8户住宅,征地130亩,计划年内完成此项工作。发展的使命无上光荣,群众的期盼重于泰山,美好的愿景催人奋进。